下载此文档

1.教学设计《因数和倍数》.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因数、倍数
是否属于
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学科
数学
学段: 第二学段
年级

相关
领域
数的整除
教材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出版日期:2015年1月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姓名
单位
联系方式
设计者
谢超
密云区季庄小学
**********
实施者
谢超
密云区季庄小学
**********
指导者
王海军
密云区季庄小学
**********
课件制作者
谢超
密云区季庄小学
**********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因数、倍数》是一节概念教学课,且内容较多,相对比较枯燥。数学课程标准中写道,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为此,课前我为每位学生准备了一个印有号码的桌签,在上课前让学生写上自己的名字,并进行“领导讲话”环节。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同时,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本节课,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和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如何设计有价值、有效的探究、合作学习。最终,我安排了以下几次活动:①自主探究找24的因数的方法;②小组讨论一个数因数的特征;③小组学习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以及倍数的特征。
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对知识的认知、理解会更深刻!而这种探究、合作的氛围创设,需要花更多地时间、精力去深入思考、研究,从而引领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合作学习!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因数、倍数》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北京出版社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42页。
学生情况:
学生在二年级时对因数和倍数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尤其是因数,即在乘法算式中相乘的两个数称为因数,那是强调的是名称。而今天的因数和倍数教学,强调的则是数与数之间的关系。两个知识点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是也有概念间的冲突。
教学方式:
:结合学生已有认知,通过讲授,完成对因数、倍数概念的新的认知;
:结合概念的理解,通过自主探究、交流,找到写一个数因数、倍数的方法;
:通过合作学习、交流,探索出一个数因数、倍数的特征。
教学手段:
在学生已有对“因数”认知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完成对因数、倍数概念的新的认知。
借助课前为每位学生准备的桌签号码,自主探究、集体交流,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找到写一个数因数、倍数的方法。随后,结合每位学生手中桌签号码的因数和倍数,通过小组交流、小组汇报、生生互动,探究出一个数因数、倍数的特征。最后,通过判断“10的倍数肯定比10的因数大”,再进一步理解特征的同时,利用两根橡皮筋初步感受集合思想。
技术准备:
多媒体课件、桌签、橡皮筋。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教学目标:
;学会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体会一个数因数和倍数的特征。
2.

1.教学设计《因数和倍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gs758698
  • 文件大小81 KB
  • 时间2018-11-3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