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最小系统的研究.doc: .
单片机最小系统的研究
摘要:单片机与简单的接口电路相结合即可构成单片机最小系统,这是单片机的基础应用;在中职的单片机教学中,以单片机最小系统作为教学的切入点, 通过在实训台做实验,保证学生对单片机最小系统的学习。
关键词:单片机;最小系统;工作原理单片机是相对枯燥的一门专业学科,特别是学生
对单片机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是相对匱乏的。笔者根据自身一线的单片机教学工作,发现学生在单片机学习中动手操作的能力欠缺,因此通过一系列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要实现这样的效果,就要给学生介绍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再以单片机的最小系统为基础核心,给学生设计有针对性的实验进行教学,让学生真正去理解单片机的原理。
一、单片机最小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各部件功能对于51系列单片机来说,必须具备几个基本功能
部件:中央处理器(CPU)、程序存储器、数据存储器、输入/输出就扣、定时/计数器、中断系统等。单片机要正常工作,除了单片机本身以外,还必须要有:电源电路、复位电路、震荡电路;如单片机最小工作系统图所示。
通过对单片机内部结构的认识,并将单片机与外部电源电路、时钟振荡电路以及复位电路相连接,就构成了单片机的最小工作系统,其各电路功能如下:
1. 电源电路
,一般外接+5V电压。20引脚为接地引脚GN D。40号引脚、
20号引脚合称为电源引脚。
2. 振荡电路
单片机系统里都有晶振,在单片机系统里晶振作用很大,它结合单片机内部的电路产生时钟频率,单片机晶振提供的时钟频率越高,单片机运行速度就越快,单片接的一切指令的执行都是建立在单片机晶振提供的时钟频率上的。
单片机晶振的作用是为系统提供基本的时钟信号。为使各部分功能保持同步,单片机通常采用一个系统共用一个晶振。晶振一般与锁相环电路配合使用,以提供系统所需的时钟频率。如果不同子系统需要不同频率的时钟信号,可以用与同一个晶振相连的不同锁相环来提供。,由于单片机内部带有振荡电路, 所以外部只要连接一个晶振和两个电容即可,电容容量一般在15pF至50pF之间。电容大小对振荡频率影响很小,可起频率微调作用。
3. 复位电路
单片机芯片的第9引脚RST是复位信号输入端。在开机或工作中因干扰而使程序失控,或工作中程序处于某种死循环状态等情况都需要复位。51系列单片机的复位靠外部电路实现,信号从RST引脚输入,高电平有效,只要能保持RST引脚高电平2个机器周期, 单片机就能正常复位。
常见的复位电路有上电复位和按键复位两种:上电复位:一般是在复位引脚RST上面连接一个电容到 VCC,同时连接一个电阻到GND,以此来形成RC充放电回路,确保单片机上电的时间,RST引脚能够有充足的时间保证高电平达到复位。按键复位:在复位电容上并联一个开关,当开关按下时,电容被放电,RST 随之被拉到高电平,加上电容的充电,使得高电平得以被保持一段时间,达到单片机的复位。
二、单片机最小系统的外部电路连接
单片机的主要控制功能是通过I/O (输入/输出) 口来实现的,而51系列单片机总共有4个8位的并行 I/O端口,POD: 39引脚〜
单片机最小系统的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