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考政治 法律教育专题复习 法律教育(第1课时)学案.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法律教育
学习内容
第二模块第一课:法律教育(第1课时) 课型:复习课
学习目标
1、法律的特征(理解)
2、我国法律的本质和作用(理解)
3、违法行为的含义、类别及犯罪的基本特征(了解)
4、防微杜渐,远离违法犯罪(应用)
5、国家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四道防线及其专门法律(了解)
重难点:
法律的特征;
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区别和联系。
3、法律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
时间分配
导课 3 分自学10分交流10分展示 5 分小结 2 分巩固 10分
学习过程
学案(学习过程)
导案(学法指导)
一、自学新知:
自学新知:阅读《优化指导》P29—P34思考下列问题:
考点1:法律的特征
(1)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道德、纪律、规章、法律都是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2)与道德、纪律等规则相比较,法律具有三个最为显著的特征:
①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②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考点2:理解我国法律的本质和作用
(1)我国法律的本质: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2)我国法律的作用:
①我国法律具有规范和保护作用。它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地表现为,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如果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处理;
②我国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新课导入:
复习导入
考点解读:
近三年的中考试题,除了法律维护合法权益和自我保护外,其他考点都有考察。
1、法律的概念与特征2014年以选择题考察(以打击网络谣言为切入口考察法律的基本特征及依法治国);
考点3:违法行为的含义、类别及犯罪的基本特征
(1)人们行为的底线是道德和法律。
(2)违法行为的含义: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的行为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的行为。
(3)违法行为的类别:行政违法、民事违法、刑事违法。其中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为行为的情节比较轻微,相对刑事违法行为而言,对社会危害性较小,因而称它们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
(4)犯罪的基本特征:
①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严重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特征。②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③依法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当罚性,是犯罪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性的必然后果。
考点4:防微杜渐,远离违法犯罪
(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
(2)加强自我防范:
(1)我们要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自觉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
(2)维护法律的尊严,自觉依法自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3)重视道德修养,预防违法犯罪。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纠正不良行为。
考点5:国家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四道防线及其专门法律
(1)凡未满18周岁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
(2)国家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四道防线: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4)国

中考政治 法律教育专题复习 法律教育(第1课时)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sqcpza
  • 文件大小104 KB
  • 时间2018-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