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设计 34、《太阳,你好》
北碚区中山路小学刘利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文本的表达特点,培养孩子的发散性思维和质疑提问能力。
2、体会太阳沐浴万物的博爱,无私奉献精神;培养孩子们善良、勤劳等美德,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感情。
二、教学过程
(一)、图画激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位朋友,请看——出示手中的太阳图,贴在黑板上。从我们出生那一刻起,太阳就天天伴随着我们的成长,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太阳,你好》这篇课文, 看看作者为什么要向太阳发出这样的问候。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复习词语。
学生读词语。(相机纠正读音)
(三)、借助旁批,解决学伴的问题,感悟“太阳精神”。
1、师: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从西边落下,他看见的东西最多了,他听过的故事最多,他知道的事情也最多。他会看见什么呢?他又听到了什么呢?
2、请同学们读一读第1节和第6节的旁批,看看学伴批注了什么?(课件出示)今天我们就来解决学伴提出的问题。
3、请同学们自读2---6小节,边读边思考学伴提出的问题,也可以边读边用笔勾画自己读懂的内容。(太阳……看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知道些什么?)
4、太阳看到些什么……又听到哪些声音呢?(学生回答:太阳看见了小朋友、河流、高山、树林。听到河水哗哗地流淌、小鸟在唱歌、小朋友在欢笑)
师评价:带着问题读书,带着思考读书,我们的收获就是多。
5、太阳知道小朋友喜欢什么呢?
(1) 课件出示:
他知道小朋友们喜欢到河边游玩,他知道小朋友们喜欢到树林里去游玩,
他知道小朋友们爱吃水果他知道小朋友们喜欢花儿,
他知道小朋友们喜欢鸟儿。
(2)了解了小朋友的喜好之后,太阳又做了什么呢?老师请同学们捧起书,我们一起读2-6节,老师读前边部分,你们读太阳怎么做的那部分。
(3)你感受到了这是一个怎样的太阳?
——慈爱、温和、宽容、无私的关爱孩子和大自然。
(4)谁能发现2-6小节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结构相同,句式相似,是一组排比句,能够表达作者强烈的情感。
(5)你能把2-6小节合并成一段话吗?
课件出示填空:
他知道小朋友们喜欢到河边和树林玩,喜欢吃水果、闻花香、听鸟叫,就发出光来,放出温暖来,
把山巅的积雪融化,让清亮亮的水在河里哗哗地流淌,叫树木舒青
34、《太阳你好》微课程设计中山路小学刘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