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优秀教学设计及教案反思:红旗飘飘
[教学内容]:
1、《绣红旗》
《绣红旗》是歌剧《江姐》中的一个唱段。歌剧《江姐》曾获全军第
三、四届文艺会演创作奖,《绣红旗》是其中最精彩的唱段之一。这首歌主要表现江姐等人在狱中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时的特有感情。歌曲朴实优美、深情乐观,表现出江姐誓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憧憬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词作者选取了一个特定的情景,将江姐和战友们听到喜讯后的千言万语,以及欣喜若狂的心情,浓缩到绣新中国国旗的特定事件中。词中刻画了江姐和战友们复杂微妙的感情:一方面“热泪随着针线走”,表达了江姐和战友们内心的喜悦,“绣出一片新天地”,表达了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乐观精神;另一方面,身处牢狱,只能将狂喜之情隐藏在内心深处。于是,绣红旗本身便显出感情的真挚与含蓄。含蓄与热烈情绪的结合,成为这首歌曲的显著特点。
2.《红旗飘飘》
这是一首男高音独唱歌曲。歌词亲切,充满激情。歌曲采用切分节奏的连续进行,显得明快而富于动感,旋律起伏跌宕,富有时代气息,深情地表达了人们对五星红旗的挚爱和对国家的眷恋之情。全曲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由四个乐句组成,构成“起、承、转、合”的方整性乐段。其中,每个乐句均为四个小节,第一乐句节奏密集、级进音型,旋律平稳,给人以亲切、赞颂之感。第二乐句切分节奏更加鲜明,旋律稍有起伏,音域略有扩展,为形成歌曲的高潮做了铺垫。第
三、四乐句开始与结尾采用了第一乐句的素材,节奏加以变化,中间旋律在高音区进行,将音乐情绪推向高潮。
第二部分的旋律较激越,在全曲的最高音区进行,乐句从弱拍进入,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把歌曲推向高潮。激昂的歌声,表达了人们对五星红旗的深厚感情。
第三部分延续了高潮部分弱起节奏的特点,音区有所降低,是高潮情绪的延伸,特别是结尾处衬词的加入,歌声在高音区中展开,节奏拉宽、旋律舒展,使歌曲呈现明亮的色彩,给人以余音缭绕、情感渲泄未尽的印象。
[学情分析]:
1、学生总体上看整体素质是比较高的,经历了九年的义务教育和幼儿时期等多年的教育,无论是在音乐听觉反馈上或是在文学理解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化底蕴。
2、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这是现代学生存在的共性。由于大量的通俗音乐铺天盖地的冲击下,现在的学生对革命歌曲,能有兴趣了解的已经廖廖无几了,要想让学生了解音乐,教师应该着重考虑在课堂上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在欣赏音乐时给学生注入新鲜的音乐血液,激活学生对革命音乐的热爱和理解。
3、现在学生生活条件很好,对于历史一概不知,何来的辛苦并未尝试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让他们认识历史,意识到自己肩上重任,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
[设计思想
初中音乐优秀教学设计及教案反思:红旗飘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