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学案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学案预习学案
课标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重点:西周的政治制度。
难点: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考点自主梳理】
一、夏朝:
.
地位:
2.
制度:
二、商朝:内外服制度
.
含义:内服
外服
2.
特点:
⑴
商王控制着
⑵
商王通过垄断
以强化
⑶
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是
的。
三、西周:
.
分封制:
⑴
含义:
⑵
内容:
①
(谁分封?)
②
③
(分封内容?)
④
(两者关系?)
⑤
作用:
⑶
崩溃: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导致分封制崩溃,最终取代它的是
。
2.
宗法制:
⑴
含义:
⑵
内容(特点):核心是
制度。
①
与
的关系是相对的。
②
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③
发展:进入封建社会后,宗法制崩溃,但
制仍沿袭,王权的传世长期进行。
⑶
作用:
3.
维护工具:周礼
⑴
含义:
⑵
实质: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讲授学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材料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请回答:
(1)两段材料描述了何种社会现象?
(2)从何朝起出现了材料的不同情况?材料二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3)有人说:禅让制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王位世袭制体现了一定的专制。那么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摘自《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其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摘自《孟子•告子》
材料三:(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令)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
——摘自《左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周武王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受封的主要是哪些人?
(2)材料二说明周天子与诸侯间的什么关系?诸侯对周天子有何义务?
(3)材料三反映出周天子与诸侯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有效训练
.商王与各附属国的关系是
,其中内服制度主要管理(
)
,被周天子分封到鲁国任国君,你
,曾经是明清两代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这种对列祖列宗的膜拜,源于我国古代的(
)
5.“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6.《墨子•告子》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