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一、 填空题 (10选7,每题1分)
1. 教育者应当使受教育者的(身心)获得健康发展。
2. 高等教育与普通中等教育相比其性质是(专业)教育。
3. 社会(政治制度)决定高等教育的领导权。
4. 教育方针以(培养目标)为主要的核心的内容。
5. 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
6. 强调教学内容综合性的教育模式是(通才教育)。
7. 高等学校中(教学大纲)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文件。
8. (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教师的主要任务。
9. 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学)工作。
(社会实践)途径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体验。
二、 选择题(10选4,每题2分)
1. 高等学校既培养学术型专业人才,又培养( C )。
A. 红又专人才 B. 理论人才 C. 职业型人才 D. 技术型人才
2. 高等教育与人类文化的关系是( D )。
A. 人类文化制约高等教育
B. 文化深刻影响高等教育
C. 高等教育决定文化
D. 互相包容的内在联系
3. 高等教育的目的具有不可测性是指( B )。
A. 高等教育培养目标
B. 高等教育目的只是抽象概括的教育理想
C. 高等教育社会活动目的
D. 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目的
4. 高等教育强调传授知识与( B )相统一。
A. 政治思想教育
B. 培养能力
C. 素质提高
D. 确立共产主义世界观
5. 学分制的主要缺点之一是( B )。
A. 不利于学生发挥特长
B. 容易造成教学秩序混乱
C. 灵活性差
D. 不利于教师发挥特长
6. 中国高等学校实( C )。
A. 通才教育
B.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融合
C.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结合
D. 专才教育
7. 我国高等教育总体发展处于( A )阶段。
A. 大众化发展
B. 英才教育发展
C. 英才教育发展为大众化
D. 英才教育向大众化转变
8. ( C )在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
A. 搞好宣传
B. 发展校园文化
C. 培养专门人才
D. 发展科学
9. 高等学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最基本的途径是( A )。
A. 教学
B. 发展素质
C. 科研训练
D. 生产劳动
( C )才能在本学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A. 社会活动频繁
B. 人际关系好
C. 科研成果处于本学科前沿
D. 教学成绩突出
三、名词解释 (每题4分,15选3。)
1.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 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P5
2. 我国的教育方针 ——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 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P31
3. 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 —— 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 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的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的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教育的培养目标;实施的途径。P29
4. 教育目的 —— 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基 本要求,它规定了所要培养的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P31
5.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比较) —— 相对于专才教育而言,通才教育是一种通 识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有高级思维,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它实行的是一种博雅教育,注重理智的培养和情感的陶冶。通才教育具有四个特征:(1)知识的基础性和经典性;(2)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性;(3)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4)过分通博,学科的深入发展受影响。P64
6. 大众高等教育(与英才教育比较) —— 高等教育中的英才教育与大众教育, 是指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或两种不同教育模式。二者在教育目的、对象、规模上存在明显区别。最主要的区别是在受教育者的面的宽窄上。英才高等教育是面向少数人的,规模较小,目的是培养少数治国精英;而大众高等教育则是面向社会大众的,受教育者分布广泛,使更多的人特别是工农大众子女也可以上大学。教育规模扩展,以高等教育的层次、种类和形式的多样化为特征。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国家所需要的各行各业的建设人才,也包
括一部分未来的国家管理人员。P69 7.
课程 —— 狭义的课程是指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 地位和开
高等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