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升阳祛霾法在五官科的应用.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升阳祛霾法在五官科的应用
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谢强
经云: “清阳出上窍”,头面为诸阳所聚,是清阳交会之处,清阳之气上达并充养五官七窍,故五官七窍又称为“清窍”。五官七窍为病,受邪有阴阳之别,人们只知阳邪为多,而阴邪为病却不少。五官七窍有赖清阳的煦养,才能功能健旺,反之为病。为耳之聋闭、鼻之窒塞、咽喉之喉痹、眼之目障及目翳等,多为寒湿痰瘀之阴霾蒙蔽清窍。
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阳气虚弱不能上达清窍,故清窍空虚,内外之邪乘虚入侵; “阳不升则浊不降”,内邪多为阴寒湿浊痰瘀;“高巅之上,唯风可到”外邪多为风挟寒挟湿,故内外阴霾之邪蒙蔽清窍,“邪害空窍”而为病。而清窍之空,源于脏腑之虚;且邪之所成,亦源于脏腑之虚;故采取“升阳祛霾”为法则治之,“久塞其空,谓之良工”,“红日当空,阴霾自散”。
正如张景岳所说:“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阳来则生,阳去则死”,阐明了阳气在人的生命活动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升阳祛霾”,或施以针灸,或施以药物,或互为补充,阳升而阴霾自散。升阳有二:人们多重视温补肺脾肾之阳以升阳,而注重温养督脉之阳以升阳者少。可知督脉为“阳脉之海”,与脑、肾、足太阳膀胱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具有统摄调节全身阳气和维系人身元气的功能,故治督脉亦为重要。
笔者临床施以“升阳祛霾”之法,常用方为升阳祛霾利窍饮,针灸取穴以督脉百会穴为主并加热敏化艾灸激发和振奋全身之阳气,达到“升阳祛霾”之目的。
升阳祛霾利窍饮:
升麻6g,葛根12g,炙黄芪15g,熟附子6g,肉桂3g,菟丝子9g,白芷6g,石菖蒲3g。功能:益气升阳,祛霾利窍。主治:用于耳眩晕、耳聋、耳闭、脓耳、鼻窒、鼻渊、鼻鼽、喉痹、喉喑、乳蛾、口疮、目翳、目障,属肺脾肾阳虚、阴霾蒙蔽清窍之虚性病证者。
症见五官不利、头重身困、气短乏力、面色苍白、脘痞纳差、大便软烂、小便清长、舌淡苔腻,脉细弱或沉迟;以及梅尼埃病、感音神经性耳聋、分泌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变应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喉炎、慢性声带炎、慢性扁桃体炎、复发性口疮、角膜斑翳、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等见上述症状者。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慎进生冷、鱼腥食物。
方解:五官虚性疾病,多为浊邪阴霾蒙蔽清窍,邪害空窍所致;治疗应以升阳祛霾、久塞其空为法则。
本方君用升麻、葛根、炙黄芪,升阳益气,鼓舞阳气、升清降浊、温煦清窍,正所谓“离照当空,群邪始得垂散。”臣用熟附子、菟丝子、肉桂,助阳益气,助君药温阳化浊、煦养清窍,正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佐用白芷、石菖蒲,辛香散浊、祛霾开窍。使以石菖蒲为药引,芳香走窍,引众药达窍,升阳祛霾、开利清窍。众药相伍,共奏益气升阳、祛霾利窍之效,正所谓“久塞其空,谓之良工。”及“红日当空,阴霾自散。”加减:本方可作为治疗脾肾阳虚、阴霾蒙蔽五官清窍虚性病证的基本方。
耳眩晕呕恶者,加藿香梗、姜半夏、五味子;耳聋、耳鸣、头晕者,加磁石、黄精、五味子;耳闭头困重者,加佩兰、香附、郁金;脓耳日久,脓液稀薄者,加苡米仁、覆盆子、干地龙;鼻窒塞日久,香臭难闻者,加桂枝、白芍、杏仁、田七;鼻渊浊涕多、头晕者,加干地龙、覆盆子、川芎;鼻鼽,喷嚏频作,清涕长流者,加覆盆子、金樱子、五味子;

升阳祛霾法在五官科的应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xbdoc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