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隔离的分类与措施教学教案.ppt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5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隔离的分类与措施教学教案.ppt隔离的分类与措施
国内现状
各医院采取的隔离预防措施多种多样,有些措施缺乏科学依据。
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不正确:过渡、不足;种类的选用不妥;方法不当。

分区布局不合理:大环境的布局,病
区内的布局。

SARS的教训。
目的
应用最新、最科学的隔离预防和方法,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和暴发流行;
切断医院感染链,终止空气、飞沫、接触“三个”主要传播环节,防止病原微生物在患者与患者之间、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和媒介物中传播。
重点内容
1、隔离的定义及术语
2、隔离区域的划分和设置
3、隔离的管理要求
4、隔离的原则、种类与措施
5、佩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

隔离的定义及术语
隔离:采用各种方法、技术,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及携带者传播给他人的措施。
将传染病患者、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地方,暂时避免和周围人群接触,以达到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同时保护易感人群免受感染的目的。
感染链: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根据隔离的目的可分为:
传染性隔离保护性隔离
空气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粒子(≦5µm)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
飞沫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5µm),在空气中短距离(1m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粘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
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导致的传播。
隔离的定义及术语
标准预防: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标准预防是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预计暴露时需要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
主要内容包括:1、洗手和手消毒。2、在处理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其他有潜在传染性物质时或预计上述物质会发生飞溅时需要正确地使用个人防护设备。3、及时、正确地处理使用后被污染仪器、设备和布类,防止微生物污染其他患者和环境。4、小心处置锐器,医疗活动中预防锐器伤的发生。5、注意环境控制,对环境进行日常清洁和卫生处理。6、正确处理医疗废物。
隔离的定义及术语
隔离的划分与设置
清洁区:传染病患者不应进入的区域及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不易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和病原微生物等物质污染的区域。
潜在污染区: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位于清洁区与污染区之间,有可能被患者血液、体液和病原微生物等物质污染的区域。
污染区: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传染病患者和疑似传染病患者接受诊疗的区域。

隔离的分类与措施教学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nyoung
  • 文件大小2.31 MB
  • 时间2018-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