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有“理”,重在析“理”
(作者:江西省新余市暨阳学校吴红莲地址:江西省新余市北湖东路698号
邮编:338000 电话:********** 电子邮箱:jxxywhl@)
印度总理尼赫鲁曾对他女儿说:“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你要好好学习。我说的这个国家就是中国。”是的,汉字神奇、有趣,有着四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它们就像一个个快乐的精灵;就像一个跳跃的图画;就像……它们不是僵硬无生命的符号,他们也有形象,有气味,有灵魂。这些由横竖撇捺组成的汉字不光富有魅力,而且美丽而奇妙。这些汉字记载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风风雨雨!
识字是学习文化的起点,是阅读写作的基础。随着课改的全面推行,识字教学成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任务。学习汉字的过程就是启迪初入语文殿堂的孩童心智的过程,在识字中启迪孩子的心智、进行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使命。
因此,如何更好地进行识字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识字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哪一种是最根本的呢?世间万事万物,顺其规律而行则兴,逆其规律而为则败。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识字教学最主要的应是字理为本,多元识字。
字理为本
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袁晓园说过:“世界上唯有汉字有字理。”
所谓字理,就是汉字的构形理据,也就是汉字的“六书”,这是汉字与生俱来就有的最本质的属性。古老的汉字,浓缩了远古真实丰富的生活画面,保存了中华民族珍贵的悠远记忆。这是汉字的表意性使然,我们的祖先对万事万物细腻的观察、丰富的联想、缜密的思考与入微的描摹,都沉淀在这字形中。字理教学就是将这些有据可查、有章可循、有理可说的汉字规律作为识字的基本理和根本方法。
神奇而理性的汉字,生动形象的造字心理机制和井然有序的科学建构体系,有助于学生洞察汉字规律,提高识字效率。
,图文对照,学好象形字。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识字的编排都是从构字率较强的独体象形字开始的,而且常常是图字结合,篆楷比照,目的是让学生形象地感知汉字的“象形”特点。如学习“木”“禾”“爪”三个字就相应地配置了图。我在一年级上册《阳光》教学中学习“阳”这个字时,设计制作了这样一个课件,将阳字向左旋转90度,再插入一张太阳高挂在山头的画面,学生不假思索地说出:“左耳旁放倒了就是山,山上出现了日,也就是太阳。”非常形象的让学生明白了阳为什么要这样写,记住了“阳”这个字。
,分解组合,学习会意字。会意字的学习,将会把学生带入一个更加神奇的汉字王国,其基本的教学要则就是要把握好“分解”与“组合”的方式。如“从”表示两人前后相随、“比”,表示两人接近并立。“莫”字。甲骨文“莫”字的写法是:上下都是草,中间是个太阳,意思是太阳已落入草丛之中,天色已暮。并结合了图解,立即让汉字变得生动起来,让人对汉字有了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再现情景,在二年级《小猴子下山》中教学“掰”字,我一边教学生嘴里念着“两手一分就是掰”,一边用动作演示两手分开来掰的样子,教学十分形象。引导学生透过字形想象汉字所蕴涵的意象,久之,一个个的汉字在学生的眼前就真的会如“诗”似“画”,甚至其形其色其声俱现。
通过字理的
识字有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