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我们为什么要敬仰汉朝?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我们为什么要敬仰汉朝?
中国思维网 5年1月28日阅读数: 523摘自:三联生活周刊源作者:蔡伟
大汉王朝
当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在中央台迅速窜升至收视率第一时,一个两千年前既熟悉又陌生的王朝连同那位伟大君主,顿时成为坊间热门的谈资。
后人一句“秦皇汉武,略输文采”,让人对汉武帝产生了“雄才大略”和“好大喜功”这一对好似硬币两面的印象。但在他的文治武功背后,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强盛帝国冉冉升起的伟大历史。
虽然在汉朝数百年后另一个同样由华夏民族建立的伟大帝国大唐,在世界上似乎具更为深远的影响,但《》的作者、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徐兴无指出,作为一个全然由华夏文明自身孕育出来的伟大王朝,大汉帝国才在最深的层面影响了此后中国两千年的全部历史。
汉帝国最重要的政治遗产之一就是郡县制。虽然早在春秋晚期就已萌芽,在秦朝已被正式推行,但郡县制是在汉朝开始完善,并第一次真正扎下了根。这无疑是一种伟大的反封建革命。今天的西方国家认为,一个近代国家的标志是没有世袭,没有宗法血缘,国家机器向全民开放。对于中国,这一历史早在两千年前的汉帝国就已经开始完善。帝国的创立者高祖皇帝本身就是一个无赖,而不像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讲的那样,是天的儿子。与此对应,试图向汉朝皇帝兜售政治理想的诸子百家也大都出身寒门。这的确是史无前例。
柳宗元的《封建论》指出,汉朝分封诸侯之初,郡县和诸侯国各半,却“有叛国而无叛郡”。后来继续沿袭郡县制的唐朝,则“有叛将而无叛州”。因此“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这一成功的政治制度为何承自秦却功在汉?徐兴无认为,在文化上实现更新的同时对传统文化表示了尊重,是汉朝让郡县制完美起来的原因。与郡县制相辅的文官制度、中央集权和中央与地方两级制度的建立,同样是从汉朝开始完善。即便是后来漫长的历史中其他民族入主中原,那也只被看作是不同华夏民族政权的更迭,因为他们尊奉的文化都是华夏文明。
在著有《汉武帝传》的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杨生明先生看来,汉朝的另一个伟大之处,在于他在四百多年的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概念,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汉武帝收复了北匈奴占领的秦朝故土,统一了两越,其领土除了今天的西藏和东北部分区域外,几乎包括现在中国领土的绝大部分,超过前朝秦朝一倍之多。尽管此后政治上的分裂和统一又反复了多次,但以儒家思想为中心的文化整合运动始终没有停止。
大汉帝国统治的头两百年也是中国历史上诗歌、绘画、音乐、哲学、文学和撰史方面空前的文化繁荣时期。中国的文官制度接受了儒家文化的理想,通过对人才才能和德行的考察,而不是出身与地位,来吸引政府人才。这一制度几乎在两千年后的今天仍然被采用。汉朝的理想虽然在几百年后由于它的灭亡而暂时中断,但是后来历代的继承者都敬仰汉代所创立的伟大传统。
《亚洲史》中指出,中国人在汉朝统治期间取得的领土和确立的政治和社会制度一直维持到20世纪。中国人至今仍然称自己为“汉人”,他们因自己是汉代首次确立的典型中国文化和帝国伟大传统的继承者而深感骄傲。事实上,汉朝之后的中国历史,基本上由大汉帝原的商朝开始,中国政权和版图到汉代时已经扩大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一花一世
  • 文件大小35 KB
  • 时间2018-12-0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