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文化立校论文.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文化立校论文,文化立校,文化立校特色办校,文化立校的好处,文化立校战略,校立理财,质量立校,校立,教师是立校之本,立校之本谈起百年名校,人们仰慕她的赫赫声名和从那走出的人类巨子;走进百年名校,人们在惊叹她的优美校园环境时,更陶醉于她的触目可及的古老历史和深远厚重的文化氛围。
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郁,独具自身特色是一座名校之所以成为名校进而在沧桑百年中屹立光大的根基。然而,在日益技术化、物质化的时代,人文精神的失落、价值理性的式微,已引起教育界的深深忧虑。“没有科技一打就倒,没有人文不打自倒”,深刻揭示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文化积淀、综合素养是师生发展的根本,在素质教育不断走向理性、走向深入的今天,我们有必要遵循文化立校、特色办校、质量兴校的宗旨,开拓一条振兴教育的康庄大道。
文化立校,树起一校之魂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魂”,文化氛围浓郁的学校才有持久不衰的生命力。
校园文化是什么?我们很多人并没有真正理解“校园文化”的概念,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就是指学校挂几幅横幅、写几个标语、拟几条校训;学校建设中建几个文化长廊。有人认为搞校园文化建设是形式,是“虚”,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才是“实”。因此,不屑于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下工夫、花力气。再者,很多学校处在农村,农村周边环境差、群众素质不高,文化品位不高,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水平也有限,不能谈“文化”,“谈文化”他们适应不了。这些观点说明我们现在仍有很多同志并不能真正理解“校园文化”的内涵,因此,便不能正确认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更不知如何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什么?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如果把校园文化比喻成一颗生命树,学校中具体的物质、行为、制度、精神的状态是生命之树的叶子,学校中大多数人对待物质、行为、制度、精神的态度和方式是生命之树的主干,学校所在地区的本土文化以及行政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土壤。
文化离不开人,离不开故事,离不开历史的积淀。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里有一棵牛顿的苹果树,也有著名的拜伦潭,国王学院内有富丽堂皇的“凯恩斯角”,许许多多这样的名人历史故事,历经多年的沉淀,构成了剑桥的厚重历史。百年名校“北大”的校园文化若抽离了蔡元培、胡适、梁漱溟、鲁迅以及现当代季羡林等的故事,北大的历史文化还会如此丰盈吗?
文化,离不开历史的积淀。北大的校园文化以北大精神为本质和内核,坚持着“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北大一直与中华民族的崛起奋进同呼吸、共命运。改革开放以来,从1981年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1984年您好”的由衷呼唤、到1997年初发出“再道一声小平您好”的深情呼唤,北大人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弘扬着时代的主旋律。校园文化也许不仅是北大的风骨,更是北大的灵魂。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长期积累的过程,要通过几代人不断积淀,而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结果,更非一句口号、几幅标语,做些精美的建筑,豪华的校园设施可以解决。一所优秀的学校或者说是品牌学校具有个性特色的校园文化是靠几代人、靠全体师生员工逐步在传承和创新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个性特色,并进而形成品牌的创造过程;二是,校园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她渗透在学校的各个方面,大到学校的宏观建设,学校的奋斗目标,小到每一位教职工的行为方式所

文化立校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22x33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18-12-0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