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十九大作报告,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部分,首先谈到的就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只有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智慧支持。”“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十九大报告中这句温暖人心的话让来自教育战线的代表倍感亲切,这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谋划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生动体现。“有质量”三字,醒目突出,重如千钧,清晰指明了未来教育发展的一大着力点。过去五年,我国教育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我国已全面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普及率已超过高收入,在全球9个发展中人口大国中率先实现全民教育目标。教育从“广覆盖”向“有质量”迈进,既是百姓的新期待,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通过“有质量的教育”进一步提高人口素质,有利于优化人力资源供给,释放新一轮人口红利,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提供优质劳动力,推动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助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要让教育在公平基础上实现“有质量”,关键要解决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区域配置不均衡的问题,更加注重补齐短板,更加重视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薄弱学校、贫困地区、困难群体倾斜。进一步完善资助体系,不让孩子们因为家庭贫困失学。让琅琅书声遍布乡村,更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这些,都是实现“有质量”的教育课程表上的必修课。“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在十九大报告勾勒的教育发展蓝图指引下,我们深信:孩子们能通过“有质量”的教育而成为更好的自己,不断夯实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根基。一、回首五年辉煌成就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使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中西部和农村教育明显加强。十八大以来,中国教育上了一个大台阶。中国教育事业发生了全方位变化,系统性提升并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教育战线5年来取得了以下辉煌成就:一是教育总体水平已经进入世界中上行列。%,,达到了中等收入,取得跨越式发展。%,初中毛入学率104%,%,超过了中等收入,已全面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其中小学和初中的水平超过了高收入。二是教育的质量明显提高。从人力资源增量来看,5年培养了3400多万普通高校毕业生,培养了3000多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两项加起来6500多万。国家科技三大奖高校获奖占比稳居60%以上。高等教育在世界上的排名这5年逐年上升。三是教育发展的条件有了历史性的改变。2012年教育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第一次达到4%后,一直稳定在这个水平上。,其中3万亿元以上是各地财政的投入。全国中小学宽带接入率5年前不到25%,今年90%以上的学校包括边远贫困地区学校都接入了宽带,教育信息化成就
十九大报告解读: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