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教学设计
《茉莉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了解茉莉花的精神品质和音乐内涵,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和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2、能力目标:通过理解和感受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欣赏和审美能力。
3、知识目标:通过视听欣赏和对比分析作品《茉莉花》,使学生了解民歌的演唱风格、表现形式等知识。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演唱、对比分析,感悟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与艺术内涵,了解民族音乐的魅力所在。
教学难点:通过对比不同风格的茉莉花,培养学生分析和表现音乐作品的能力。
教材分析:
《茉莉花》是一首流传于全国各地的民间小调。它有许多变体,江苏扬州的《茉莉花》于明代的一首民歌《鲜花调》,歌曲通过对茉莉花的赞美,生动含蓄地表达了青年人的爱情,也被认为表露了一位少女爱花、惜花、护花的情怀及对生活的热爱。
这首歌采用五声调式,2/4拍,为四个乐句构成的单乐段,具有起、承、转、合的性质。第一、二乐句对称方整;第三、四乐句结构压缩,衔接紧密,一气呵成,句尾的切分节奏的运用,使旋律更为轻盈活泼,表现出一种淳朴柔美的感情。
《茉莉花》作为典型的中国民歌,18世纪末叶,曾被传到了欧洲、南美等地并广为流传。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还将《茉莉花》的曲调用作歌剧《图兰朵》中女声合唱的素材。流行于江苏的《茉莉花》是人们最熟悉、旋律最优美的诸多变体中的一首。它曲调婉转曲折、节奏均匀平稳,旋律以级进为主,极富江南民歌清秀细致的特征。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多媒体、相关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
师: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一位中国小女孩站在预示着吉祥的大红灯笼上,在亿万观众的注视中,唱响了一首中国民歌,我们一起欣赏!
播放2004奥运会闭幕式录像片断。
师:你们听出是什么歌吗?
生:茉莉花
师:在这举世瞩目的时刻,编导为什么选择了《茉莉花》这首民歌?我想同学们对此也一定有疑问吧?
《茉莉花》具有浓郁的东方风情和中国特点,受到中国人民的喜爱并广为流传。今天我们就欣赏几首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茉莉花》,共同了解音乐作品中茉莉花的精神品质,一起去领略《茉莉花》这首歌的独特魅力吧!教学意图:让学生被这动听的音乐和情境深深吸引。从而产生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了解《茉莉花》在世界乐坛上的影响和地位。
二、进入新:
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学生交流展示前查找的资料。
师出示相关图片。(生介绍茉莉花的形状、气味,象征:洁白无暇、朴实无华)
2、欣赏不同风格的《茉莉花》。
A、聆听江苏民歌《茉莉花》,学生谈听后感受:优美、委婉。
B、聆听河北民歌《茉莉花》,学生谈听后感受:刚直、爽朗。
、聆听东北民歌《茉莉花》,学生谈听后感受:豪爽、粗犷。
引导学生说一说三首《茉莉花》在旋律和风格上有什么特点?
并完成本练习。
大屏幕出示:说一说三首《茉莉花》在旋律和风格上有什么特点?
东北旋律音调夸张、风趣,体现了粗犷豪爽的风格;
江苏旋律音调清丽、婉转,体现了柔美、细腻的风格;
河北旋律音调明快,具叙述性,体现了刚直、爽朗的风格;
师: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流传这首民歌,由于地域不同、历史化不同,所以歌曲的音乐风格就不尽相同。其中江苏《茉莉花》最为著名,请同学们再欣赏一遍,随着这优美的旋律边打拍子边
《茉莉花》教学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