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区商业规划及现状2007.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广州市海珠区完善商业规划
据统计,目前海珠区内经营面积在 5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业网点共有30多个,分别分布在广州大道、江南大道、工业大道和新港路等主干道上。海珠区的商业网点从数量上说并不比其他城区少,但问题是海珠区的商业网点比较分散,总体档次不高,业态多以超市为主,没有综合性的大型购物中心,更没有像天河城、北京路那样在中国都有影响力的亮点。
目前,海珠区政府正着手完善商业网点规划,意在整合现有的商业资源,化零为整,发展品牌认知度高、吸引力强的大型商业网点。


●构筑面向国际的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商务区
●珠三角辐射华南地区的广州大道南专业批发物流园区
●辐射广州的江南西商业区
●塑造海珠形象的赤岗商业区
●建设广州大道南、海珠客运站、南洲路一带商业走廊
 
●滨江西海珠异国风情街
●江南大道北婚纱商业特色街
●江南西时尚商业街
●南华路、同福路传统骑楼商业街
●宝业路美食一条街
●新港西路科技文化用品商业街
 
●沿二号线发展轴:海珠岛西部旧城———中大、布匹市场———新城轴线———琶洲岛,该发展轴将海珠岛北岸东西向各功能区联系起来。
●沿广佛线发展轴:西部旧城———工业大道板块———广州大道南专业市场———新客港———新渔科技园———生物岛,是海珠岛南岸各重要组团的之间联系线。 
●沿三号线发展轴:与新城市中轴线重合,同时位于海珠区———市桥“南部转移带”。该段各功能组团拟根据建设信息港的策略进行调整。 
●沿四号线发展轴:为广州城市功能南拓轴,串联了一批新兴产业区,从广州科学城、琶洲会展中心、广州生物岛、广州大学城至广州新城、南沙。

对于人口密集的海珠区,其商铺自然备受业界关注。海珠区的商业分布格局正在经历“由西向东”的发展趋势,并已逐渐形成时尚购物街和专业市场“齐头并进”的经营态势。以东晓路和广州大道为分界线,海珠区的商业格局可分为西部传统商业板块、中部商业板块和以琵洲会展中心为核心的东部商业板块。海珠区商铺的旺销将带动海珠区住宅的进一步发展。

海珠区商铺正呈现由西向东的发展趋势。海珠区西部的江南西路、江南大道北、昌岗路一带是海珠区传统的商业旺区。江南西路一直以来都稳坐海珠商业的龙头宝座,荟聚了众多品牌专卖店,是河南最高档、发展最成熟的商业区,赢得“全国购物放心一条街”的美誉;江南大道北的“婚纱一条街”更是成行成市,远近闻名。受其辐射影响,该区附近的宝岗大道、前进路和江南大道中等地的商业也逐渐被带动起来,如宏宇广场裙楼商场招来“新一佳”入住,成为宝岗大道最高档的购物中心,前进路的的万国广场有“家乐福”撑腰。而西部沿江地带,海珠区政府亦向记者表示,有意将滨江西路打造成海珠区“酒吧一条街”。
西部传统商业区域历经多年的发展后,随着房地产开发向东拓展,海珠区中部、东部的商业正在崛起。海珠区中部,地铁二号线开通让新港城成为地铁上盖物业,百佳将其裙楼商场全部消化,中大布匹市场也升级换代;滨江中路一带则由于连片开发的商品房,其裙楼商铺目前也已形成一定的商业氛围;广州大道南则是海珠区传统的布匹、汽配专业市场,目前也吸引了百安居落户广州大道南。在东部板块,

海珠区商业规划及现状2007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jrl214
  • 文件大小55 KB
  • 时间2018-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