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瘫的定义
截瘫是指脊髓横断性损害造成的两侧损害平面以下神经功能丧失,所导致的一系列综合征,包括运动、感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二便控制等。主要由外伤性脊髓损伤引起,可见于脊髓血管病变、脊髓肿瘤及一些脊髓术后。脊髓损伤可以是完全横贯性的,也可以是不完全的,加上损伤平面不同,所以临床上的表现和愈后也有很大不同。
截瘫的分级
A:完全损伤,鞍区无任何运动、感觉功能保留。
B:不完全损伤,脊髓损伤平面以下至鞍区,无运动功能而有感觉的残留。
C:不完全损伤,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保留,但一半以上关键肌的肌力在3级以下。
D:不完全损伤,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保留,且一半以上关键肌的肌力大于或等于3级。
E:正常,运动、感觉功能正常。
运动障碍特点:受损平面以下运动功能障碍在急性期呈弛缓性瘫痪,可持续6周以上或更长时间,然后进入痉挛期,但L1椎体下缘的损伤不会出现痉挛,表现为肌张力低下,肌肉萎缩。
脊髓损伤的主要功能障碍
(1)瘫痪:胸和腰的损伤导致下肢瘫痪,颈可导致四肢瘫痪。
(2)感觉障碍:瘫痪肢体通常伴有相应的感觉障碍或丧失。
(3)大小便失禁:便秘或小便失禁十分常见,也常有排尿困难。
(4)疼痛:不少患者出现损伤部位以下的疼痛。
(5)肌肉痉挛:腰以上的脊髓损伤常常出现肌肉痉挛、疼痛。
(6)压疮(褥疮):是最常见的脊髓损伤并发证,导致感染等。
(7)心理障碍: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加重病情。
(8)其它:感染、自主神经调节障碍、异位骨化、呼吸困难等。
其他相关定义
(1)四肢瘫:指颈椎管内脊髓神经组织受损而导致四肢运动和感觉的损害和丧失,如上肢、躯干、下肢及盆腔器官的功能损害。
(2)截瘫:指脊髓胸段、腰段或骶段(不包括颈段)椎管内脊髓损伤之后,造成下肢运动和感觉功能的损害或丧失。
(3)神经平面:指在身体两侧有正常的感觉和运动功能的最低脊髓节段。
(4)感觉平面:身体两侧具有正常感觉功能的最低脊髓节段。
(5)运动平面:身体两侧具有正常运动功能的最低脊髓节段,脊髓是连接中枢神经和外周神经的通道,是把大脑的命令传递到人身体各个部分的关键环节。
评定内容
功能评价,即临床与康复的评定。根据美国脊髓损伤委员会的脊髓损伤神经功能分类标准(简称ASIA标准)进行,它分运动水平和感觉水平:
(1)运动水平:也叫运动指数评分,在人体左右各有10组关键肌,总分100分,根据肌力评价,MTT的评分方法0~5级。这个评分具有较高的现实效度和预测效度。
(2)感觉水平:也叫感觉指数评分,它有28个感觉位点来确定正常感觉功能的最低脊髓节段。正常的,通过痛觉、轻触觉评分为2分;异常的,是减退或过敏,评1分;消失的是0分。
脊髓截段段和皮肤感觉系的关系
需要了解脊髓损伤平面与运动的关系,脊髓截段段和皮肤感觉系的关系,以便准确地进行运动感觉评定。如下图所示,损伤平面和相应的代表性肌肉及其能产生的运动。
(1)C1~C3,头的运动肌,它的运动是转头运动;
(2)C4主要是膈肌,管呼吸,假如呼吸有障碍,就说明颈4有问题。还有斜方肌,耸肩;
(3)C5是三角肌,让病人做一个外展上臂的动作,如果能,颈5没有问题。让他屈一下肘,那是肱二头肌,能屈肘没问题;
(4)假如能伸腕,说明颈6没问题;
(5)假如能伸肘,说明颈7没问题;
(6)中指屈一下,能屈,则颈8没问题。
(7)胸1,主要是握拳,能握拳胸1没问题,胸以下的胸2、胸3、胸4,那就相应地对它的内接;
(8)腰2,就看它能不能屈髋,能屈髋,腰2没问题;
(9)能伸膝,则腰3没问题;
(10)能做踝背屈的动作;腰4没问题;
(11)能做拇长伸肌,伸拇指,腰5没问题;
(12)能做一个肘膝的动作,说明骶1没问题,骶1以下即马尾。
CC的康复治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