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大事记
(本资料节选自《丹阳县志》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8月版)
1949年
10月1日,各界群众数万人集会游行,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同月,贯彻苏南人民行政公署颁布的《秋季公粮征收暂行办法》,县内进行秋季公粮征收工作。
11月,召开县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12月,丹阳县医事人员联合会成立,1952年6月,改称丹阳县卫生工作者协会。
1950年
1月23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丹阳县筹备委员会成立。10月,改建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苏南区丹阳县工作委员会。
同月,丹阳牛市场成立,对牛行、牛头登记审查。全县核准牛行33家营业,批准114名牛头为市场交易员。
3月,粮价大幅度上涨。4月8日,成立中国粮食公司丹阳办事处,当即从四川、江西等地调进粮食8390吨,按原价抛售,粮价得以平抑。
同月,召开丹阳县第一次农民代表会议,成立丹阳县农民协会。
春,江堤溃决,新桥区遭严重水灾。
4月9~10日,召开丹阳县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4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丹阳县支行成立。
同月,丹阳县供销合作总社成立。
5月,召开丹阳县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成立丹阳县妇女联合会。
同月,县总工会进行失业工人登记,组织成立失业工人基金会,向各界募集资金。
6月1日,建立丹阳县人民法院。11月1日,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案件。
8月14日,土地改革运动开始。县委派出第一个土改工作队一行14人,至延陵区柳茹乡进行土改试点。11月,土地改革扩大到38个乡。12月,全县土改形成高潮。1951年11月结束。
9月,农村实行“查田定产”,按全额累进制计算征收农业税。
10月27~29日,召开丹阳县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同月,增设胡桥、埤城区。
同月,全县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
同月,县民众教育馆改名为丹阳县人民文化馆,次年定名为丹阳县文化馆。
12月24日,丹阳县抗美援朝分会成立。793名青年学生报名参加军事干校,3万余名青年踊跃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
是年,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全县售出公债44413分(以实物计算,每分为大米6市斤,,白布4市尺,煤炭16市斤)。
是年,开展剿匪肃特运动,破获武装匪特组织93起,捕获匪特分子280余人。
1951年
2月,组织沿江群众修筑江堤,至1952年1月竣工。
4月20~22日,召开丹阳县第四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同月,丹阳县城乡物资交流促进委员会成立,在城区举行首次物资交流大会。
6月15~19日,召开丹阳县第一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成立县总工会。
6月24日,县召开抗美援朝大会,号召各界人民捐献飞机、大炮、子弹。至9月5日,(折合新版人民币),赠送慰问品44万件。
同月,无锡市新毅纱厂并入丹阳纱厂。1952年6~12月,太仓县太丰纱厂、南汇县懋新纱厂和大新纱厂也相继并人丹阳纱厂,丹阳纱厂纱锭达21964枚。
7月,在全县推行新法接生,培训原接生婆399人。
8月,全县中小学建立少年儿童队组织。1953年4月,改少年儿童队为少年先锋队。同月,薛晓春任县长。
11月16~20日,召开丹阳县第五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同月,成立(婚姻法)贯彻执行委员会,大力宣传《婚姻法》,提倡婚姻自由。
12月10~13日,召开丹阳县第一次工商业联合会代表大会,成立县工商业联合会。
是年,中粮公司对私营米厂实行加工订货,委托加工大米1411吨,面粉24194袋。
是年,号召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全县组成互助组4000余个,至1952年10月发展到9284个。
1952年
1月下旬,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2月15日,运动进入清查阶段。6月22日,运动结束。全县41个单位清查出贪污人员118人,(折合新版人民币)。
同月,在工商界开展以“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为内容的“五反”运动。
同月,中苏友好协会丹阳分会成立。
3月,,4月8日竣工,完成土石方84万立方米。
春,建丹阳县嘉山苗圃。
春,建丹阳县人民大会堂,次年元旦竣工。
4月11日,朝鲜访华团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代表来丹阳县参观访问。6~9月,开展肃毒禁赌运动。不久,吸毒赌博被禁绝。
7月17日,延陵区宝林乡西庄湖芦滩出现大批蝗虫。18日,发动6000多群众灭蝗。
同月,私立正则中级技艺学校改称苏南艺术师范学校,1955年改名为江苏省丹阳师范。
10月,珥陵区横塘乡第一农业生产合作社(初级社)成立。至1955年底,全县初级社发展到2
丹阳大事记(精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