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Technology of Exchangeability Measurement)
适用专业: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课程编号:060106 学分:3 学时:45
一、课程名称
《互换性原理与技术测量》
二、课程性质和任务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机械类和汽车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将标准化领域与计量科学领域的有关部分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且还涉及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质量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等各个方面,所以它属于综合性应用技术基础科学领域。它是联系设计类课程和制造类课程的纽带,也起到了从基础课和其它技术基础课教学过渡到专业课教学的桥梁作用。
(二)课程任务
通过讲授、作业、实验和考试等教学环节,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机械设计中能正确确定零件几何要素的技术要求,完成机械图样上技术条件的标注,以便合理地制定工艺规程,为正确地选用公差与配合及拟定技术测量方案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主要教学内容
第1章绪论
互换性的概念、意义及其作用,实现互换性的必要条件;标准化和优先数系;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学习方法和要求。
第2章光滑圆柱体的公差与配合
基本概念:基本尺寸,实际尺寸,作用尺寸,极限尺寸,尺寸偏差,极限偏差,尺寸公差,尺寸公差带图;配合,孔和轴,间隙和过盈,配合公差,配合公差带图;基准制;标准公差系列;基本偏差系列;标准推荐的优先及常用公差带与配合;一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公差与配合的选择原则与方法;滚动轴承的种类及精度等级;滚动轴承内外径公差带的特点;滚动轴承与轴径及壳体孔的配合及其选择原则。
实验一:1、轴的直径的测量
2、孔的直径的测量
第3章测量技术基础
测量的概念,长度单位、基准及其传递,量块的等和级;测量器具的分类,测量方法的分类,测量器具的基本度量指标;测量误差的概念、主要来源和种类,测量误差的数据处理,测量结果的表示方法。
第4章形状与位置公差
形位公差的基本概念,形位公差的种类、符号及标注方法,形位公差带;形状公差;位置公差;公差原则;形位公差的选择原则及未注公差值;形位误差及其检测。
第5章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的概念;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及其选择;表面粗糙度的符号、代号及标注方法;表面粗糙度的检测。
实验二:表面粗糙度的测量
第6章光滑工件尺寸检验和量规设计
光滑工件尺寸的验收原则、安全裕度和验收极限,光滑极限量规的种类和作用;量规极限尺寸的判断原则(泰勒原则);工作量规的公差带;工作量规的设计。
第7章零件典型表面的公差配合
键联结的公差配合与检测,花键联结的公差配合与检测;普通螺纹的公差配合及检测,机床丝杠和螺母的公差;齿轮传动的种类及其使用要求;单个齿轮的评定指标及检测,齿轮副的精度及齿侧间隙,渐开线圆柱齿轮的精度标准及精度设计,渐开线圆柱齿轮的检测;圆锥配合的分类及参数,圆锥公差及配合,圆锥公差的标注及其检测。
实验三:1、渐开线圆柱齿轮的齿距偏差和齿距累计误差的测量
2、渐开线圆柱齿轮的齿圈径向跳动的测量
3、公法线长度变动和公法线长度偏差的测量
第8章尺寸链
尺寸链的定义、组成、代号和分类,尺寸链的确立及其计算方法,分组、修配和调整法。
四、基本要求及重点、难点说明
第
(机制)互换性原理课程教学大纲房强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