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建国大业》观后感 28.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建国大业》观后感_28《建国大业》观后感





一直期待观看电影《建国大业》,不仅因为其豪华的演员阵容,更想去重温那段历史。



本剧反映的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到建国前夕,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斗争中,同舟共济、团结奋斗,最终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本剧拍摄场景好多在南京,比如有总统府、中山陵、音乐台、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这些地方我都很熟悉,在剧中看到倍感亲切,呵呵。


一、剧中几个场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在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和其他民主党派对话,“没有这几十万条破枪,谁会和我们谈”,要生存发展,靠的是实力。
2、拍摄地点在南京中山陵的音乐台:在惨淡的青天之下,一群白鸽飞过,一副苍凉的景象。面对经济形势,小蒋试图力挽狂澜,老蒋眼中确透露着力不从心。对小蒋一字一句地说:“国民党的腐败已经到了骨头里,反,是亡党。不反,是亡国”。意味深长、发人深省。
3、当国民党炮轰延安时,毛泽东毅然决定离开延安,面对同志们的不解,毛泽东道“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我们会以一个延安换回整个中国”确实是有长远眼光,不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强调了革命战斗中人的重要性,可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4、当刚宣布蒋介石为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统时,老蒋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他的手下顾祝同(胡军饰)却报告“委员长,延安丢了”颇带有讽刺意味。老蒋顿时表情的变化,耐人寻味。
5、闻一多先生慷慨激昂的演讲: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李先生指李公朴1946年7月11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杀害。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大家都有一支笔,有一张嘴,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有事实拿出来说啊!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李先生赔了一条性命,我们要换来一个代价。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看到了民主党派的正义感和执着,却带有理想主义的色彩!
6、在北平准备举行开国大典,老蒋面对南国的秋雨,看到的是年老的他孤独的背影。突然想起了余秋雨的《一个王朝的背影》。
二、最近在读者中读到一篇《蒋介石居台湾反思失败的原因》选自《毛泽东和蒋介石》一书。
蒋介石认为:“我们这次的失败实在是我们自己打到了自己!”他总结了4条“自己打倒自己的”的原因:
第一,内部不能精诚团结,因之予奸匪以分化挑拨的可乘之机;
第二,违反国父遗教,大家不以服务为目的,而以夺取为目的;
第三,丧失了革命的党德,不能以个人自由与能力,贡献于革命大业;
第四,丧失了民族的自信心,不知道名族道德的力量和名族精神的伟大。
蒋介石认为,他的军队也是“六无”之军,及“无主义、无纪律、无组织、无训练、无灵魂、无根底”的军队;军人也就成了“六无”军人,即“无信仰、无廉耻、无责任、无知识、无生命、无气节”的军人。



由此,蒋介石得出的结论是“非失败不可”
蒋介石还反思了国民党:“党内不能团结一致,同志之间,党派分歧,利害摩擦,违反党纪,破坏党德,以致整个党形成一片散沙,最后共党乘机一击,随致全盘瓦解,彻底崩溃。”
三、

《建国大业》观后感 28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b21547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18-12-0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