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汽车技师学院
教案
QMSD-0504-26
2013年 9 月2日 NO: 1
教师姓名
陈璐
授课形式
新授
授课时数
2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章节名称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教学目的
1、明白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道理,提倡学生在纷杂的世界中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
2、学习本文散文式说理的方法。
3、学习议论文的一般结构,能够分析议论文
教学重点
1、学习课文中的议论方法,使学生掌握提出观点、证明观点、得出结论的表达逻辑。
2、学生能够理解“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真正内涵,重视自我精神世界的营造。
教学难点
1、多角度运用证据支持观点
2、运用名人名言提出观点,学生需要在平日里多多积累名人名言。
更新、补充、删节内容
无
使用教具
课外作业
习题册
课后分析
教研组长审阅日期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一、作者介绍
周,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国内著名的尼采哲学研究专家。著有《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周的散文多为哲理性散文,其作品充满人生的智慧,融理性与激情于一体,文笔清新自然,寓哲理于常情,道理深入浅出。
二、字词语音
平庸(yōng) 卑鄙(bì) 赫赫(hè)战功 携(xié)带嘈(cáo)杂 缅(miǎn)怀 自筹(chóu)
风尘仆仆(pú) 热忱(chén) 揣(chuǎi)摩萎(wěi)缩
三、词语解释
平庸:寻常而不突出;平凡
卑鄙:(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
无足轻重:无关紧要。
显赫:(权势、名声等)盛大。
贤哲:贤明的人。
缅怀:追想(以往的事迹)
四、文章分段
1、第一部分:第1节:提出论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引用论证)
2、第二部分:第2~6节:分析证明论点(举例论证)
分论点1:2~3节:名人事例证明一切贤哲都十分珍惜内在的精神生活
分论点2:4~6节:平常人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3、第三部分:第7节:得出结论、表达期望:祝愿人们保持纯正的追求。(对比论证)
五、事例论证
阿基米德——图形重于生命少女——读书不闻嘈杂
第欧根尼——阳光重于权位青年——展览排除困难
王尔德——才华重于财富
课题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时间分配
[组织教学]
[引导新课]
[讲授新课]
一、课堂导入
你觉得你自己是一个高贵的人吗?或者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高贵的?你的身边有没有高贵的人?引导学生作答,总结学生的回答,导入课文。今天我们就要来学先生的这篇关于“人之高贵”的文章,思考一下人高贵的内涵到底是什么?
二、基础知识学,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国内著名的尼采哲学研究专家。著有《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周的散文多为哲理性散文,其作品充满人生的智慧,融理性与激情于一体,文笔清新自然,寓哲理于常情,道理深入浅出。
(二)字词语音
平庸(yōng) 卑鄙(bì) 赫赫(hè)战功 携(xié)带嘈(cáo)杂 缅(miǎn)怀 自筹(chóu)
风尘仆仆(pú) 热忱(chén) 揣(chuǎi)摩萎(wěi)缩
(三)字词解释
平庸:寻
1、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精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