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社会调查报告
题目:关于社区治安现状调查
目录
一、调查背景 3
二、调查目的 3
三、调查意义 4
四、调查时间和方法 4
五、社区社会治安问题的现状及原因 4
六、对策及建议 7
(一)司法从机关和公务人员方面 7
(二)新闻媒体社会舆论方面 8
(三)社会法制方面 8
(四)法制宣传方面 8
(五)外来人员方面 8
(六)公民方面 8
七、总结 8
八、附表(照片、调查问卷) 9
申请成绩:90分
理由及依据:完全根据教务处公布的《形势与政策》社会调查报告撰写要求进行调查工作,分析数据,提出建议等。此调查报告,内容翔实,数据真实。主要是对小区居民对与社区治安环境的感受与评价进行调查与分析,虽然调查范围很小,但是数据真实,反应了群众的真实感受。并且,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人民生活幸福、经济快速的重要保障。这样的报告的非常具有意义的!
一、调查背景
社会安全感是人们对社会安全与否的认识的整体的反映,它是由社会中个体的安全感来体现的,安全感是反映社会治安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衡量社会运行机制和人们生活安定程度的标志。安全感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的一项重要课题。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类五种基本需求的塔形层次图。其中安全感的需要居于层次图的底层,是实现人类更高层次需求的基础。在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时,潜意识里要求基本的安全感。他认为安全的需要是人类最重要的需要,也是决定心理健康的最重要因素。
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人民生活幸福、经济快速的重要保障。但目前一些社会治安问题仍然很多,诸如杀人、抢劫、盗窃、伤害、诈骗等案件不断发生,屡打不绝的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在部分地方依然存在;城中流浪人员结成帮派,划地为界……
二、调查目的
为了探索社区的社会治安问题,了解社区居民对当前社区治安环境的感受和建议,同时分析出现在社区治安状况的问题所在,以及给相关部门提出对策和建议,使我们能生活在一个安定和谐的环境中。
三、调查意义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党和政府全面解决我国社会治安问题的战略方针,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的重要保证,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主要措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必须坚持打击和防范并举,治标和治本兼顾,重在治本的方针。
四、调查时间和方法
调查时间:2012年1月18日
调查地点:本人所居住的小区内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随机访问),最后对问卷的数据进行分析与总结
调查对象: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的社区居民
五、社区社会治安问题的现状及原因
本次调查的对象共计16人,调查的主要内容如下:
1、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
2、被调查者对现在治安状况的满意程度;
3、被调查者认为哪些地方治安问题严重;
4、被调查者对相关部门是否信任;
5、被调查者觉得采取什么措施更有效用。
一、本次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如下:男性7人,女性9人;10~20 岁5人,21~30岁2人,31~40岁1人, 41~50岁2人, 51~60岁2人, 60岁以上4人;文化程度小学或以下5人,中学或中专8人,大学或大专2人,研究生或以上1人;在小区居住时间,3年以下6人, 3~10年7人, 11~20年3人。
二、居民
关于社区治安现状调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