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护求本,标本缓急,扶正祛邪,辨证施护
重点:
难点:
辨证施护
教学目标:
了解预防为主,施护求本,标本缓急,扶正祛邪
掌握三因制宜
中医护理原则是以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以四诊所收集的客观资料为依据,对疾病进行全面地、综合地分析,从而制定出的治疗和护理原则。
预防,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黄帝内经》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
最好的医生,是让人在没有病的情况下防止得病。
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
第一节预防为主
一、未病先防
第一节预防为主
未病先防,就是在疾病发生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一是要培养正气,提高抗病能力,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二是要防止病邪侵害。
一、未病先防
第一节预防为主
(一)养生
又称摄生,即增强正气,使津气血旺盛,阴阳和调,脏腑功能健全,从而预防疾病,延年益寿。
1、顺应自然规律
2、重视情志调护
3、注意饮食起居
4、加强身体锻炼
5、药物预防。
1、顺应自然规律
第一节预防为主
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是相适应的。由于对自然界适应能力不同,故可导致疾病的发生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季是万物生发的季节,阳气升发,利于人体化生精气血津液,养生活动应注意保养阳气,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起居上宜晚睡早起;初春咋暖还寒时注意保暖;饮食上宜选用辛甘微温之品。
夏季是万物繁茂的季节,阳旺之时,人体最易发泄,因而要注意养(保全)阳(气)。起居上宜晚卧早起;中午暑热最盛之时适时午睡,避炎热、消疲劳;饮食上宜清淡爽口,易消化,勿贪凉饮冷太过,保养阳气。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秋季万物成熟,阳气开始收敛,阴气开始逐渐增长。秋冬之时燥邪为患,易伤阴养生活动应注意收敛精气,保津养阴。起居上宜早卧早起;饮食上宜服用滋阴之品,防燥护阴。
冬季万物收藏,阴寒盛极,阳气闭藏,因而要注意敛阴护阳,养藏为本。起居上宜早卧晚起;饮食上宜热食,燥热辛辣之品不宜过食,以免化热伤阴。
8
2、重视情志调护
情志变化,是人体对自然界的客观反映,与人体的生理病理有密切的关系。突然、强烈或持久的精神刺激,可伤及脏腑,引起气机紊乱,气血阴阳失调
而发病,也可损伤正气,
使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
减退。
第一节预防为主
如:薄名利、禁声色、
廉货财、损滋味、去妒忌等。
9
3、注意饮食起居
饮食有节,主要包括不可暴饮暴食,不吃不洁食物,克服偏食,只有这样,才可避免损伤脾胃,使气血生化有源,正气旺盛,抗病能力增强。起居方面顺
应四节气候变化安排作息时
间,劳逸集合,以保持精力
充沛,身体健康。
第一节预防为主
“过酸伤脾,过咸伤心,过甘伤肾,过苦伤肺,过辛伤肝。”
中医护理原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