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范爱农》教学设计 (8).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范爱农》教学设计贾小林教学目标:1、深刻理解文章中心,学习鲁迅先生围绕中心组织材料的手法。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3、领会鲁迅通过揭示人物特点和人物命运,表现对革命的思考。教学难点:1、范爱农的悲剧与辛亥革命的关系。2、范爱农和鲁迅的不同的人生命运。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概括文章每部分的主要内容,分析作者所选取的中心事件。2分析范爱农与辛亥革命的联系,揭示爱农之死的社会根源。一、导入新课文章写于1926年11月18日。适值北伐战争节节胜利,南方的革命高潮正在蓬勃兴起。鲁迅先生从北平来到厦门,在厦门大学的小阁楼上,鲁迅写下了这篇怀念亡友范爱农的散文。第二年3月,鲁迅便来到了当时革命中心的广州。文章题目为《范爱农》,同学们在通读全文之后,结合文章内容,给本文起一个更准确更具体的题目。范爱农之死或范爱农之死因。二、分析文章的第一部分(在东京的客店里——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1、用精练的语句,概括本部分内容,分析其主要事件。这一部分写“东京相识”。所写的主要事件有二:①徐锡麟被杀②“同乡会”争执。2、分析①(②且搁置)。大家接着就预测他将被极刑,家族将被连累。不久,秋瑾姑娘在绍兴被杀的消息也传来了,徐锡麟是被挖了心,给恩铭的亲兵炒食净尽。人心很愤怒。作者在此用了极为细致的笔触,写徐锡麟被杀,揭露封建统治者在政治上的“凶狠残暴”。三、分析文章的第二部分(然而这意见后来似乎逐渐淡薄——“谁知道呢?你问她去。”)。1、用精练的语句,概括本部分的内容,分析其主要事件。这部分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故乡重逢”。相同的人生境遇,“是互相的嘲笑和悲哀”。在这一部分,作者集中写了引起误会的两次摇头,可归纳为:①绣花鞋事件②让座风波。2、请同学们思考,作者不惜笔墨来详写这两件事,有何深意?揭示封建统治在思想上的根深蒂固,即使是革命者——范爱农、陈伯平、马宗汉等也难脱其桎梏。四、分析文章的第三部分(到冬初——还怕要被禁止的)。1、用精练的语句,概括本部分内容,分析其主要事件。这部分的内容为“绍兴共事”。主要事件是“报馆案风波”。这部分是作者写作的重点,文字最长,也更为含蓄隐晦。“报馆案风波”是作者写作本部分的中心事件,但作者只是借此来表现范爱农,并极具讽刺意味地来写辛亥革命。作者巧妙地安排了两个角度(或两条线索):①写范爱农②写辛亥革命。2、分析作者对范爱农的刻画。①到冬初,我们的景况更拮据了,然而还喝酒,讲笑话。忽然是武昌起义,接着是绍兴光复。第二天爱农就上城来,戴着农夫常用的毡帽,那笑容是从来没有见过的。“老迅,我们今天不喝酒了。我要去看看光复的绍兴。我们同去。”在拮据的生活中,在痛苦的消沉中,忽然惊闻革命,一扫苦闷抑郁的愁怀,带着“从来没有见过的”“笑容”,连酒也不喝了,表现了爱农革命到来时的“兴奋”。爱农是一个革命者,他对革命热切地向往,革命成功了,他像孩子一样激动。②我被摆在师范学校校长的饭碗旁边,王都督给了我校款二百元。爱农做监学,还是那件布袍子,但不大喝酒了,也很少有工夫谈闲天。他办事,兼教书,实在勤快得可以。在这部分集中写范爱农的文字不很多,作者以极经济的笔墨,写出了范爱农的变化,表现了革命对他的影响。这一层是写他积极参加革命工作。③然而事情很凑巧,季黻写信来催我往南京了。爱农也很赞成,但颇凄凉,说:——“这里又是

《范爱农》教学设计 (8)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6
  • 文件大小40 KB
  • 时间2018-12-0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