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青岛居住郊区化进程及对策研究—一稿.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3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青岛居住郊区化进程及对策研究
一稿
摘要
发达国家大城市空间扩展过程的研究表明,向心集聚的城市化(简称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过程构成了大都市的生命周期。居住郊区化是郊区化的直接表现,是城市地域中人口从市中心区迁向郊区居住的过程,是集聚型城市化或向心型城市化向分散型城市化或离心型城市化转化的必然过程。
论文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提出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框架,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大都市郊区与居住郊区化的研究进展,着重总结了居住郊区化的概念特征。第二章从人口和房地产投资角度分析青岛市居住郊区化的特征。第三章从宏观经济、产业政策、城市管理、居住条件和居住优势五个方面,分析青岛市居住郊区化的动力机制。第四章分析青岛市居住郊区化进程中带来的积极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第五章是基于第二至四章的分析,针对郊居化的不利影响,提出青岛市居住郊区化进程中的对策。第六章作为论文的最后一章,总结本文的主要结论,并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青岛,居住郊区化,郊居化进程,对策
目录
1. 绪论 5
研究背景及意义 5
研究背景 5
研究意义 6
国内外居住郊区化发展状况和研究综述 7
发达国家郊区化阶段 7
中国的郊区化研究 8
郊区化研究中的争论 8
研究的技术线路和主要内容 10
研究的技术线路 10
研究的主要内容 10
11
研究区域的划分 11
从人口角度分析 13
分区域人口数量的变化 13
分区市人口数量的变化 14
青岛市人口变动指标分析 15
从房地产投资角度 17
3. 青岛市居住郊区化的动力机制 18
宏观经济 18
3. 2 产业政策 19
土地政策 19
住房政策 20
金融体制改革和国家的抵押贷款政策 20
城市管理 21
城市规划和城市行政管理 21
旧城改造 21
居住条件 22
交通设施的发展 22
生活配套设施 22
交通通讯设施 22
居住优势 23
房价优势 23
环境优势 24
4. 青岛市居住郊区化的利弊分析 25
积极作用 25
人口郊区化疏散了城区过密的人口,改善了居住环境 25
优化了土地利用结构,有利于发挥城区的区位优势 26
降低了城市的环境污染,带动了郊区的发展 26
存在的问题 26
耕地的消失 26
交通的拥堵 27
生态间隔区被蚕食 27
居住分异现象 28
5 青岛市居住郊区化发展的对策 29
加强郊区土地资源管理 29
完善交通体系 29
构建混合居住模式 30
加强城市次中心的发展 30
6. 小结 32
总结 32
不足 32
1. 绪论
研究背景及意义
研究背景
根据西方城市化的规律,范登博格等人把整个城市化过程分为向心集聚的城市化(urbanization)、郊区化(suburhanization) 、逆城市化(counterurbanization)和再城市化(reurbanization)四个阶段。郊区化就是指城市经历的一个绝对分散的发展过程。在这一阶段,由于受到空间狭小、生活拥挤、环境恶劣和地价飞涨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人口、工业和商业先后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转移的现象。
二战后的五、六十年代,西方国家就己经出现了居住郊区化现象。巴黎60年代后期已有74%的居住单元分布在郊区;70年代初的美国费城、底特律、波士顿、巴尔的摩、华盛顿等大都市的新建位宅分布在郊区。居住郊区化带动了商业、服务业、教育科研和企业的郊区化过程,对房地产市场乃至整个城市的空间结构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研究表明,改革开放后,中不断提高,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和功能不断增强,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大城市的发展己面临土地、基础设施和环境等多方面的压力。以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等为契机,城市普遍出现了向郊区扩展的离散趋势。根据相关实证研究表明,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青岛、上海、广州等城市已步入郊区化阶段。
青岛作为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之一,郊区化趋势日益明显。根据青岛市人口普查

青岛居住郊区化进程及对策研究—一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79947457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07-2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