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造设计的内容和特点
建筑构造主要研究建筑物各组成部分的构造原理和构造方法,是建筑设计不可风格分割的一部分,对整体的设计创意起着具体表现和制约作用。
建筑构造设计研究的方法:
一是选定符合要求的材料和产品
二是整体的构成的体系,结构方案的确定
三是建筑构造节点和细部处理所涉及的多种因素
1建筑物的组成
基础,墙或柱,楼地层,楼梯,门窗,屋顶
2 影响建筑构造设计的主要因素
(一) 外界因素:
1外力作用, 2 自然气候条件, 3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4 各种人为因素
(二) 建筑技术因素
(三) 经济因素
(四) 艺术因素
3 建筑构造设计的原则
4 建筑的结构分类
一,木结构:木结构指竖向承重结构和横向承重结构均为木料的建筑。
二,砌体结构:由各种砖块、块材和砂浆按一定要求砌筑而成的构件称为砌体或墙体。
三,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指建筑物的承重构件都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包括墙承重和框架承重,现浇和预制施工。
钢筋混凝土结构因布置方式的不同,有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及板柱-剪力墙结构等。
四、钢结构:主要承重构件均用型钢制成。
五、特种结构:又称空间结构,它包括悬索、网架、壳体、索-膜等结构形式。
5 建筑物的等级
一、按建筑物的耐久性分级
一级:耐久年限为100年以上,适用于重要的建筑和高层建筑
二级: 50-100年,适用于一般性建筑
三级: 25-50年,适用于次要的建筑
四级: 15年以下,适用于临时性建筑
(住宅)属于次要建筑,其耐久等级为三级
二、按建筑物的耐火性能分级
耐火等级取决于它的主要构件(如墙、柱、梁、楼板、屋顶等)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耐火等级一、二级 9层和9层以下的住宅(包括底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和建筑高度不超过24m的其他民用建筑一级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单层公共建筑)
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对任一建筑构件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构件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止的这段时间称为构件的耐火极限,用小时表现。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构件的燃烧性能分三类:燃烧体(木材、胶合板、纤维板等)、难燃烧体(水泥、石棉板、灰板条抹灰等)和不燃烧体(如砖、石、钢筋混凝土及金属材料)。
6 建筑模数
一、基本模数:是建筑物及其构件协调统一标准基本尺度单位,用M,表示。1M=100mm
导出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
二、扩大模数:是导出模数的一种,其数值为基本模数的倍数。
3M(300mm)、6M(600mm)、12M(1200mm)、15M(1500mm)、30M(3000mm)、60M(6000mm)等多种。用于竖向尺寸的扩大模数仅为3M(300mm)、6M(600mm)。
三、分模数:其数值为基本模数的分数倍。 1/2M (50mm)1/5M (20mm)1/10M(10mm)
7 预制构件的三种尺寸
标志尺寸=构造尺寸+缝隙尺寸
8 基础:基础是建筑物最下部的承重结构,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
9 地基:支承基础的土层或岩体称为地基
地基能承受基础传递的荷载,并能保证建筑正常使用功能的最大能力称为地基承载力。为了保证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基础底面传递给地基的平均压力必须小于地基承重力。
10 地基分类:天然地基,人工地基
一、天然地基:当岩土层未经加工处理就能承受上部传来荷载时,此地基为天然地基。
(一)土层的分类:1,岩石 2,碎土石 3,砂土 4,粉土 5,粘性土 6,人工填土
(二)对天然地基的要求:
(1)地基应具备足够的承载力
(2)地基应有均匀压缩变形的能力
(3)地基应具有防止产生滑坡、倾斜方面的能力
(4)地基应具有抵御地震、爆破等动力荷载的能力
二、地基处理
当建筑物的天然地基不满足上述四点要求之一时,为提高地基承载力,改善其变形性能而采取人工处理地基。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与正常使用。
换土垫层法
强夯法
水泥搅拌法和挤密法
化学注浆法
11 基础的类型
(1)从材料和受力特点分:有无筋扩张基础(刚性基础)和扩展基础(柔性基础)。刚性基础一般用砖石、混凝土、毛石混凝土、三合土等材料建造,柔性基础一般用钢筋混凝土建造。
(2)从基础的外形分:独立基础、条(带)形基础、筏(板)形基础和箱型基础等。
都是黏合基础
(3)从持力层深度分:浅基础和深基础。一般情况下,基础埋深不超过5m时叫浅
建筑构造重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