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压豆法操作规范
【目的】
用物品(如菜籽、王不留行子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适应证】
临床适用于高血压、眩晕、失眠、疼痛、便秘、腹胀、颈椎病、腰痛等临床常见病症
【禁忌症】
1、耳郭上有湿疹、溃疡、冻疮破溃等,不宜用耳穴治疗。
2、有习惯性流产的孕妇禁用耳针治疗;妇女怀孕期间也应慎用,尤其不宜用子宫、卵巢、内分泌、肾等穴。
【用物准备】
治疗盘、耳穴模型、探针、棉签、%碘伏、镊子、王不留行籽、胶布、剪刀、弯盘等。
【操作流程】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患者取侧卧位或坐位。
3、术者一手持耳轮后上方,另一手持探针由上而下在选区内找敏感点,常规消毒。
4、 埋籽:左手手指托持耳廓,右手用镊子夹取割好的方块胶布,中心粘上准备好的药豆,对准穴位紧贴压其上,并轻轻揉按1~2分钟,以局部耳廓微红、发热为度。
5、一边按压一边询问病人有无酸、胀、痛等“得气”感。
6、 教会病人或家属按压的方法。
7、 撤籽:撤除胶布和王不留行籽,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破损,并及时给予处理。
8、 操作完毕,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操作后应进行手的卫生消毒。
【注意事项】
1、每次以贴压5~7穴为宜,每日按压3~5次,隔1~3天换1次,两组穴位交替贴压。两耳交替或同时贴用。
2、动作轻巧,按压力度均匀适中,使病人有热、麻、胀、痛等感觉即可。
3、贴压耳穴应注意防水,以免脱落,一旦胶布潮湿,脱落应及时更换。
4、夏天易出
耳穴压豆法操作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