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两城同创”活动动员大会讲话稿(摘要)
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切实增强“两城同创”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国家卫生区”和“全国文明城区”是我国当前最具有价值的城市品牌。实施“两城同创”,是区委、区政府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谋划发展、改善民生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各级各部门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第一,实施“两城同创”,是落实国市要求、推动科学发展的战略举措。XX年12月,中央首次召开城镇化工作会议,标志着城镇化建设被提到了专门会见了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先进代表。市委政才书记多次专题调研视察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明确提出重庆城市建设要彰显城市文脉和山水特色的要求。可以说,当前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正处于一个领导关注、各级支持、政策有力、人心凝聚的良好发展期。全国各地也越来越多地把争创国家卫生区、全国文明城区(市)作为助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历届区委、区政府和全区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黔江城市形象有了明显提升,为我们引进投资、承接产业、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增强了底气、增添了信心。但对照中央推进城镇化的新形势、新机遇,对照市委、市政府对黔江功能定位的新使命、新厚望,对照群众对城市发展的新期待、新要求,我们城市发展还相对滞后。这就要求我们要把提升文明程度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放在首位,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建设,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更加注重卫生事业。因此,“两城同创”不仅是对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的有力检验,而且是对我们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一个有力推动。
第二,实施“两城同创”,是优化投资环境、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各地发展加速,城市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投资环境的优劣已成为一个城市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抢占先机的决定性因素。实践证明,通过改善环境卫生质量、增强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无论是增强国内投资者与国际合作者的投资信心,还是直接吸引游客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我区由于地理环境制约,长期以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城市功能不完善、特色不明显、环境不优雅等问题仍较突出,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竞争力都不够强。实施“两城同创”,就是要通过全面改善黔江城市的生活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政务环境,树立黔江城市新形象;通过争创“国”字号荣誉这一“金字”招牌,提高黔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黔江的区域辐射力、对外吸引力和综合竞争力,为引进投资、承接产业、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抓“两城同创”就是抓“筑巢引凤”、抓招商引资、抓加快发展。
第三,实施“两城同创”,是顺应百姓意愿、保障民生事业的内在要求。我到黔江工作后,不论是和区级领导、部门乡镇领导交心谈心,还是收到群众的意见建议,都希望把黔江城建设得干净漂亮,特别是一位在读大学生市民的反映,令我震惊。其原文是:“XX年我与父母搬到了XX区城南街道,那一年我看到了满是泥泞的道路,XX年已经上大学的我,回到家乡依然如旧,家乡没有变化,街道书记换了一次又一次,而道路还是一如既往,看着家乡的路,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拥有一条干干净净、整整洁洁的道路。”群众的期盼只是城市规划区一条干干净净、整整洁洁的道路,为什么十几年还是山河依旧?我们经常讲执政为民,执政为民到底该如何体现?就如这封信所表述的那样,执政为民就应该反映在为民办实事上,反映在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逐步改善中。实施“两城同创”,就是我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就是为了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美好!无论是廉洁高效的政务、民主公正的法治、公平诚信的市场、健康向上的人文、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舒适便利的生活、安全稳定的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等“八大环境”的打造,还是33项爱国卫生工作重点任务的实施,以及“街面整洁、立面清爽、地下通畅、空气清新”市容市貌的整治,都涉及到每一位市民、每一位黔江人的切身利益。实施“两城同创”,我们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民生活。可以说,每一项创建工作都是民生工程,创建的过程就是改善民生、为民谋利的过程。因此,实施“两城同创”,既是加快发展之策、城市建设之需,也是顺应民心之举、执政为民之要,对我们党委、政府来讲是责任、是义务,对群众来说是期盼、是福祉。
第四,实施“两城同创”,是振奋精神状态、凝聚发展合力的有效载体。“两城同创”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必须全区人民上下一心、各方合力,必须全社会动员、全民参与,才能构筑好这个系统工程。实施“两城同创”,就是要通过这一有效载体,全面提升全区人民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素养,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活力,提振全区人民
全区“两城同创”活动动员大会讲话稿(摘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