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茶诗 (2).ppt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郑邀的茶诗
主讲人:臧芊
茶诗表达的意思
茶诗中的唐朝茶艺
茶诗中饮茶者的意境
议题
茶诗表达的意思
茶诗
诗词解释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
嫩绿茶叶芽飘着香气且有着灵气清心,我把它称为草中英,晚上用臼碾茶,冰冷的炉子煮着雪水,唯独担忧茶叶散成绿色的茶粉,可以成为像绿色的花朵般,最为主要的能令我睡觉时感到心里清爽
茶诗中的唐朝茶艺
唐代饮茶方式的主流,对茶的采摘、制作、饮用进行了细化,
其煎茶方法为:炙茶、贮茶、碾茶、罗茶、择水、烹水煎茶(一沸调盐叶,二沸时出一瓢水、环激汤心、量茶末投于汤心,待汤沸如奔涛,育华)、分茶至各茶碗,使沫饽均分。
茶诗中饮茶者的意境
、奉茶、品茶过程累积,观茶色、闻茶香,品味茶汤,使人返璞归真。
饮一碗茶汤,到达涤去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的境界。第二碗饮罢,清醒神思,仿佛忽然降下了清神静思的飞雨。至此,量变已累积至临界状态。不喝第三碗茶,仍不能到达茶道的境界,饮罢三碗便得茶道。由量变到质变,产生飞跃,到达道的境界。由凡人的境界上升到达仙人般的境界。同理,没有前而量积,是难以达到茶道境界的。
陆羽(733年-804年),字鸿渐;汉族,唐朝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他也很善于写诗,但其诗作目前世上存留的并不多。他对茶叶有浓厚的兴趣长期实施调查研究,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唐朝上元初年(公元760年),陆羽隐居江南各地,撰《茶经》三卷,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著。《全唐文》有《陆羽自传》。
茶圣
谢谢!

茶诗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坐水行舟
  • 文件大小1.80 MB
  • 时间2018-12-0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