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已经诊断冠心病的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性是无冠心病患者的5-7倍,因此二级预防的目标主要集中在预防高危病人的心脏事件复发和心脏死亡。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血脂异常、肥胖、高血压、吸烟、糖尿病、酗酒、家族史等。冠心病危险因素干预SCRIP临床试验目的:明确冠心病心梗病人危险因素干预治疗效果。许多临床试验表明,积极的危险因素干预可以改善冠心病心肌梗死预后。药物治疗+危险因素干预n=145单纯药物治疗n=155TCHDL-CBMW生活质量心血管质量血管内径减小(22%)(12%)(40%)改善(20%)16%(45%)%明显二级预防——吸烟干预吸烟是发生UA和MI的确定因素,可以增加再次心梗或死亡的危险。研究表明*MI存活者中继续吸烟者发生再梗和死亡的危险是戒烟者的二倍*CABG者继续吸烟者预期病死率是手术后戒烟者的2-6倍戒烟对CABG病人的长期结果对1041例CABG患者进行随访,手术时间为1971-1980年,其中985例(95%)平均随访时间20年(13-26年)1、术前是否吸烟不增加术后死亡危险。2、CABG术后戒烟是一个重要预测低危险死亡和再次心脏干预治疗的重要因素。3、术后持续吸烟者有一个相对高的死亡危险性。结论二级预防——增加体育活动*(60%)成年人不从事体力活动*体力活动减少与年龄呈正相关*体力活动减少与经济收入和教育程度逆相关有一项研究表明,3106例健康人和649例有心血管状的人进行活动平板试验,结果显示:*(25%)体力最强的人平均心率112次分*(25%)体力最差的人平均心率156次分*-C减少胰岛素抵抗减轻体重降低血压二级预防——糖尿病干预冠心病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危险增加的机制*血脂代谢异常*血管内皮功能损害*肥胖*胰岛素抵抗二级预防——高血压干预高血压与冠心病的发病率直接相关临床试验:一项包括37000例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表明,治疗组血压比对照组下降6mmHg,而冠心病事件减少(14%)
心梗二级预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