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平衡紊乱
高渗性缺水
水不足——缺水等渗性缺水(最常见)
水平衡紊乱低渗性缺水
水过多——水中毒(自学)
2
一、等渗性缺水
又称急性缺水,是外科病人中最常见的一种缺水。
失水=失钠,[Na+]及血浆渗透压仍保持正常范围。
3
(1)病因及发病机制
体液急性丢失:大量呕吐,急性腹泻,大量出汗,多尿
水钠摄入不足:厌食
体液丧失在感染区:腹水、积液、大面积烧伤急性渗出期
病生:等渗性缺水主要造成细胞外液(循环血量)的急剧减少
4
(2)临床表现(缺水、缺钠)
缺水:口舌干燥,眼窝凹陷,皮肤干燥、弹性降低,尿量减少
缺钠:恶心、呕吐、厌食、乏力
当体液丧失>6%-7%,会同时出现心率加快、低血压、面色苍白,休克→酸中毒
5
(3)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Na+]及血浆渗透压正常,尿比重增高
Hb、Hct升高
6
(4)治疗要点(对因、对症)
治疗原发病,纠正缺水
补液
种类:%NaCl(大量输入引起高氯性酸中毒)、
平衡盐
补液量(ml)=[(测得血Hct—正常值)/正常值]×体重(kg)×
第1个8小时补充总
量的1/2,余量16小时
匀速输入
尿量>40ml后,
适当补钾
7
(5)常见护理诊断
体液不足与呕吐、腹泻等大量丧失体液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与呕吐、腹泻等有关
潜在并发症休克
8
(6)护理措施
病情观察:生命体征、不良反应、病情变化
防止损伤:
饮食护理:喝淡盐水,不喝纯水
见尿补钾:>40ml/h
9
二、低渗性缺水
失水<失钠,[Na+] <135 mmol/L ,血浆渗透压<290mmol/L,又称慢性或继发性缺水
10
(1) 病因与发病机制
钠摄入不足:钠盐长期摄入不足、未及时补钠
钠丢失过多:消化液长期大量丢失,大面积烧伤慢性渗出液
水分摄入过多:清洁灌肠
病生:细胞外缺水严重,细胞水肿低血容量,少尿休克
钠钾代谢紊乱病人的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