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提纲
一、开场白
△人们习惯的党课形式及效果(……)。
△党课的主要任务是对党员、入党积极份子(干部、群众)进行教育培训。办班、座谈、交流、参观、访问、听报告、搞活动……都是教育。什么样的形式效果好是需要探索的。我把握4点:准确,通俗,独有,随和。
※准确。不信口雌黄。(竟管你站在讲台上,仍然没有胡说八道的权利。)
※通俗。接地气,不卖弄,不故弄弦虚。真理是简洁直白的,对真理的诠释用不着花言巧语。生活是纷繁复杂的,阐述更需精炼。把并不复杂的道理弄得云山雾罩是“伪学问”。把深奥艰涩的理论通俗的表述出来倒需要“尖板眼”。■营养专家认为最管用的饮料是白开水。■老百姓用“冷尿热瞌睡”5个字就摡括了人的一种生理现象,而“学问家”们几堂课也不一定讲得清楚。■谈恋爱的感受多少的描述都不得要领,而武汉推“麻木”的只用3个字就说清了:“滿舒服。”■所以说:通俗不俗,浅显不浅,花俏不一定是真学问。
※独有。既便是一朵不起眼的小野花也要开出自己的芬芳。■不管在那里讲课,我从不照搬别人的,不搞“资料汇集式”,“文件辅导式”,“新词堆砌式”。我不敢自溢“创新”,只为不“炒现饭。”
※随和。我要求自己摆正位置,不居高临下,不好为人师。把自己摆进去是为了使受众有一种平等感,而不是显摆。
今天讲《关于共产党人修养的几个问题》。(■……)
我查阅了有关资料,对“修养”一词的解释有两层意思。一是“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二是“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我今天侧重讲第二个范畴的问题。
关于修养,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是共产党人当前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可惜这些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对党员、干部这方面的教育非常不够。
二、必要性
(我使用的“共产党人”这个概念要大于“共产党员”这个概念。)
△刘少奇《论共产党员修养》,1942年中国共产党整风文件。
△“文革”期间批判“修养”给共产党人乃至中华民族造成的灾难。
“破四旧”。讲“修养”被认为是资产阶级、修正主义的思想范畴,封建主义残余。以不讲修养为时尚。“修养”受到嘲讽。
人际关系的特殊现象。人们交往方式的变化:(■我曾经很长时间都认为握手,鞠恭,说“谢谢”、“再见”这些礼仪是虚伪的,一直拒绝它。长大后就没拉过父母的手。我曾经拒绝穿西装,直到90年出国才买了一套西装。不是嫌贵,而是嫌丑,觉得“穿不出去”。)
“斗争性”成为衡量人的重要标准。(■培养接班人,选拔干部,入团入党,“斗争性”强不强是首要标准。■我们当学生时都批判过“小绵羊”,提倡反潮流精神。)
“知识份子工农化”。以“大老粗”为荣。(■我当时看到的真实情景:知识份子出身的干部衣冠不整,满口粗话,不拘小节,才会被认为改造好了。有些干部有意把裤管卷的高高的,戴顶破草帽,挂条毛巾,努力使自己“工农化”。■“住队”干部敢于对当地妇女性骚扰算能与群众打成一片。■写使用顺口溜就算好文风。■有个领导上台讲话:“上午讲的不毬行,下午接着胡毬淋,……”被认为会使用群众语言。)
畸形的审美标准和价值观念。(■衣着破旧才美,衣服没破也要打个“补钉”。袖子上要带上袖套。■姑娘们要“不爱红妆爱武装”。■到处成立“铁姑娘”队。■女人敢说脏话被认为泼辣,可以当干部。)
“文革”、极左造成的破坏,影响难于估量。佛语叫“万劫不复”(佛家称世界从生成到毁灭的一个过程为一劫)。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说:给一个民族造成的伤害必须由漫长的岁月去承担。时至今日,一些问题由显现到愈演愈烈:
△腐败。
拜金主义有了市场。对金钱的占有成了人们的最高追求。在特殊位子上、掌握有特殊“资源”的这些人,开始通过贪污腐败等各种手段攫取钱财。
价值观、荣辱观的变化,使社会上不少人内心并不以腐败为耻,而是“五十笑百步”。一旦遇到机会自己也会捞一把。(■腐败并非官场独有。连警察,教师,停车场收费员,乘务员,收水费查电表的,看大门的,食堂采购的……,都在利用自己的职业、岗位之便捞钱。这种风气(有人叫社会基础)更可怕。)
这是视“修养”为糞土的必然后果。
△诚信问题。
各种骗局花样翻新,层出不穷。人与人之间无诚信可言。群众批评是“不要脸”,“不要脸”就是不要修养,什么缺德的事都敢做。
△信仰问题。
信仰对于社会进步、和谐、稳定的价值与作用(■包括宗教信仰,也要看到其积极的一面。佛教“因果报应”观对于邪恶的抑制作用。“行善”对于社会和谐的促进和对弱者的抚慰作用。……)
现在谁能说清楚中国人的信仰是什么?(■我到泰国摄影,泰国导游贬低中国人没信仰。我与他辩论,同去的中国人没一个帮我,反说泰的治国理政新思想,把提高共产党人修养作为一项根本性
党课讲稿提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