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韩愈对儒学复兴的主要贡献
韩愈为复兴儒学做了不懈的努力与探索,是宋儒兴复儒学的前驱。韩愈对儒学发展的探讨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揭露佛道理论之虚妄;另一方面力图恢复儒学的"内圣外王"之道,以应对现实中的种种问题。韩愈在儒学发展中的贡献主要是为后世儒学发展奠定了致思方向,而非对具体的儒学理论作出圆融的解答。
韩愈一生所致力于的是儒学复古运动。自汉独尊儒术以来,儒家学说一直被奉为经典。由于唐朝自立国以来就遵循兼容佛、道两教的国策,造成儒、佛、道“三教”并立,其间又矛盾交错的局面。以韩愈为首的士大夫,决心挽救世风,以重新振兴儒家精神和经典伦理道德的形式来挽救社会危机,这就是韩愈所领导的“儒学复古运动”的兴起原因。
韩愈所提倡的复兴儒学,并不是单纯地恢复古礼,钻研儒家古代典籍,而是在吸收儒家经典的基础上,提出了儒家的新思想新理论,这就是道统论。 韩愈的道统论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以治天下为目的的心性哲学,以维护大一统为目的的政治哲学,以弘扬自我、张扬个性、追求自由与独创为特征的艺术主张。学统、政统、文统,三统合一,一以贯之。这个“一”,就是仁义之道。
仁义之道,笼统来说就是要有仁爱与礼义。 韩愈所提倡的道统论与其领导的儒学复古运动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他的理论澄清了儒学发展史上自孟、荀以来的一个重大问题,开启了儒学的新时代。理学、史学、古文运动、宋诗的兴起与发展,都直接蒙受着韩愈的影响。韩学对宋人的影响主要在思想文化领域、文化艺术领域、以及历史文献领域。在思想文化领域,韩愈的儒学复古使世人开始重新关注儒学经典,宋代儒家学者对韩愈学说的批判与接受推动了宋学自身理论思维的成熟与理论系统的完善。在文学艺术领域,则形成了“以文为诗”的韩派写作风格。在历史文献领域,宋人对韩愈经学思想的认识和接受促进了宋代经学思潮的更新。尽管这三大领域中各种流派的发展进程各不相同,但正是各种流派的辩论、批判与接受,丰富了宋学的发展,也成就了韩学的丰厚,显示出韩学对宋学影响的广度与深度。 总之,韩愈作为一个古代知识分子,其成就与影响是巨大的,其思想也具有重要意义。
试评王安石人性论的主要观点
王安石在《性论》中对性善论做了详细的论述,他说:古之善言性者,莫如仲尼,仲尼圣之粹者也。仲尼而下,莫如子思,子思学仲尼者也。其次莫如孟轲,孟轲学子思者也。……噫,以一圣二贤之心而求之,则性归于善而已矣。
对于王安石这篇作品大致有两种看法:第一种看法认为《性论》是其后期的作品。贺麟在《王安石的哲学思想》一文中认为王安石的人性论思想“最后不能不归到孟子的性善说”。他们从王安石的《淮南杂说》与《性论》的内容相似性来论证《性论》是王安石早年的作品。比较中来进行判断。王安石开启了宋学“非性命之说不谈”之风,追随者必然会受到王
安石的性命之学的影响,而不是相反。王安石在《性论》中认为智愚属于才而不是性,最终达到论证性善的目的。传统人性论是王安石人性论形成的理论来源。传统伦理思想史上的人性论主要有孟子的性善论、告子的性无善无恶论、苟子的性恶论、世硕的性有善有恶论、董仲舒的性三品论、扬雄的性善恶混论和韩愈的性情三品说。王安石批判地吸收了前人的人性论成果,形成了他的“善恶由习”的人性论。他的人性论给传统人性论注入了新的内涵,开拓了新的境界,因而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关于宋明理学的六个讨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