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阿根廷、古巴三国照明产品质量监管体系
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李静¹ 吕芳²
(,北京100824;
、加快推广节能灯项目办,国家节能中心综合业务处,北京100824)
摘要:阐述了巴西、阿根廷、古巴节能产品质量监管的基本情况,系统分析对比了巴西、阿根廷、古巴以及欧美等国的照明产品质量监管体系的特点和有益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健全我国照明产品质量监管体系的若干建议。
关健词:照明;节能;质量监管;市场监督
我国是照明产品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2011年节能灯产量41 .69亿只,,;,,。我国政府非常重视照明产品质量问题,1996年启动实施中国绿色照明工程以来,通过研究制定节能灯性能能效标准,推动建立照明产品认证制度,连续11年组织开展国家监督抽查等措施,使我国照明行业得到长足发展,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产品产量大幅提升,白炽灯和节能灯的产量比由1990年的34 : 1上升至2011年1:1,2011年节能灯产量占到全球总产量的85%;产品质量明显提高,2011年产量合格率达到85%以上;质量监管体系日趋完善,为推动照明产品质量提高提供了有力支撑。但是,我国照明行业依然面临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企业数量众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小城市、农村地区监管薄弱。为了充分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推动完善我国节能产品质量监管体系,本文全面归纳总结了巴西、阿根廷、古巴三国以及欧美等国的产品质量监管体系,着重对照明产品的质量监管体系进行了详细分析。
1 三国节能产品质里监管的基本情况
巴西、阿根廷和古巴同属拉美国家,除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外,巴西和阿根廷都属于自由市场经济。巴西工业居拉美之首,于20世纪70年代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包括钢铁、汽车、造船、石油、水泥、化工、电力、纺织、建筑等;并依托农业优势,从甘蔗、大豆、油棕桐等作物中提炼燃料,成为世界绿色能源发展的典范。目前巴西消费的燃料中有46%是乙醇等可再生能源,明显高于全球13%的平均水平,是世界生物燃料的生产和出口大国。巴西主要依靠标准、认证对产品质量进行控制,对于部分涉及人身安全的产品实施强制性认证。阿根廷工业主要有钢铁、电力、汽车、石油、化工、机械、食品等;核工业发展水平和钢产量居拉美前列,现拥有3座核电站;机器设备、工业原料、化学品、电子和轻工业品等多依赖进口。阿根廷农牧业发达,是世界粮食和肉类重要生产国和出口国。阿根廷对产品质量的监管主要依靠强制性认证。古巴长期维持以蔗糖为主的单一经济发展模式,近年来开始大力发展旅游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古巴工业品大部分依靠进口,对产品质量的监管主要依据标准进行符合性检测。
从巴西、阿根廷、古巴三国的考察情况看,三个国家的主要终端用能产品均以进口为主,阿根廷和古巴国内没有节能灯生产企业。三国十分注重质量问题,均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本国实际的质量监管体系。
1. 1 巴西
1.
巴西是全球第十大,也是南美洲最大的能源消费国。据测算,如果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持续下去,在未来的20年里,巴西的能源使用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将会增
巴西、阿根廷、古巴照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