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医治疗痤疮1.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摘要: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炎症后的紫色或暗红色及瘢痕等皮损,与正常肤色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破坏了整体皮肤微红稍黄的和谐美感,是皮肤失去了光滑、细腻、柔嫩且富有弹性的动感与质感,不仅影响患者的容貌并能严重影响其审美心理。痤疮带来的些问题一直干扰着青年男女,甚至有些男性愈后因留有疤痕而一直痛苦不已。中医的诊断与治疗给痤疮在内质机理上有很大的作用,深受关注。
关键字:痤疮、鉴别诊断、中医治疗
1痤疮的来源与定义
痤疮自祖载,中医称“粉刺”“肺风粉刺”“酒刺”《医宗金鉴 外科心法要诀》云:“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日久皆成白屑,宜内服枇杷清肺饮,外敷颠倒散。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好发于颜面、胸背部,可形成黑头、粉刺、丘疹、脓疱、疖、囊肿等损害。好发于青春期男女,常伴有皮脂溢出,青春期过后,大多自然痊愈或减退。
2 病因病理及表现
在中医理念里,痤疮的病因病理有三种类型:肺经风热、肠胃湿热、脾失健运
2、1肺经风热证
病因:面鼻属于肺,因为体内有肺热,都蕴藏在肌肤里,表现在面鼻部。面鼻部的表现为像粟米大小的丘疹。尤其在鼻子的地方较多。颜面潮红,焮热,色红,疼痛或有脓疱,苔薄黄,舌红,脉细数。皮脂分泌增加淤积在毛囊内。
2、2肠胃湿热证
病因:过多摄食辛辣油腻食物,生湿生热,肠胃不能下达反而上逆。表现为皮疹红肿疼痛,伴有便秘溲赤,纳呆腹胀,苔黄腻,脉滑数等。
2、3脾失健运证
病因:由于运化失调,水湿内停,日久成痰,湿运化热,湿热挟痰,凝滞肌肤所致。表现为皮疹色红不鲜,反复发作,或结成囊中,或伴有纳呆,便溏,神疲乏力,苔薄白,脉濡数。
3临床表现
好发于15~30岁青年男女,所以故又称:青春痘
初起损害与毛囊一致的丘疹,用力挤压时课见乳色脂栓排出。有的丘疹由于毛囊开口脂栓被氧化变成黑头粉刺,有的丘疹顶端呈灰白色或白色,毛囊开口不明显,不易挤出脂栓称为白头粉刺。皮损在发展过程中可出现炎性丘疹及脓丘疹。少数病变可成为结节或囊肿,深居于皮下,可略高出于皮肤表面,红色或暗红色,大的囊肿表面有波动感。愈后留有浅凹坑状瘢痕。疖、囊肿性损害一般见于男性。皮损好发于颜面部,尤其是前额、颊部、颏部,其次为胸背和肩胛间部,呈对称分布,常伴有面部脂溢,出油多,毛孔扩大,头发光泽油亮,头发屑。多见于青壮年,一般在二十三四岁后逐渐减轻,自愈。多数无自觉症状,但是由于影响美观,患者心理上的负担往往较重。吃刺激性食物、高脂饮食及甜食可加重皮损,部分女性患者皮疹可在月经前加重。
根据青年男女多见,颜面及胸部有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多种损害的特点,容易诊断
3、1酒渣鼻
多于中年时期发病,好发于颜面中部,损害为弥漫性红斑、丘疹,伴毛细血管扩张,晚期形成鼻赘。
3、2职业性痤疮
常见于与焦油、机油、石油、石蜡等经常接触的工人,可出现痤疮样疹,损害较密集,可伴有毛囊角化。除面部外,尚可见于手背、前臂等接触矿物油的部位。
3、3颜面播散性粟粒狼疮
损害为棕黄色或暗红色半球状或略扁平的丘疹,对称分布于眼睑、鼻唇沟及颊部,在下眼睑往往融合成堤状。
4中医治疗
内治
4、1肺经风热证
治法:疏风宣肺,清热解毒方剂:枇杷清肺饮
方剂组成:人参1g、枇杷叶(

中医治疗痤疮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22x33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18-12-0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