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俗话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学生时期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人的一生有积极影响。作为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责任。我校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有很多好做法:
1、习惯的培养越早越好。从每学期的第一天开始,我校的班主任们就会着重观察学生的衣着打扮、言行举止;到教室后首先要打扫卫生,细心观察学生打扫卫生是否积极,谁在无动于衷;全体同学做好后,还要进行自我介绍,认真观察谁在自我介绍时表情自然、言语通顺、吐字清晰。最后对各个环节进行总结:对衣着得体的,打扫卫生积极的,自我介绍时表情自然、语言流利的进行及时表扬,对着装不符合要求的、打扫卫生不积极的及时指出问题并令其及时改正。对自我介绍时表情不自然、言语不通顺的要进行适当鼓励。让学生们认识到,班主任从一开始就在关注他们的言行。“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从一开始趁坏习惯还立足未稳,及时进行纠正,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培养。
2、注重养成的循序渐进
良好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学生习惯的培养,要有耐心,有条理,有思路;循序渐进,循循善诱,才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一定不能囫囵吞枣,半途而废。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要求学生做好行为规范之前,班主任老师们先为他们起到了示范榜样的作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学生。然后再强调学生注意平时的言行举止要得体,要适宜。对于长辈和老师,要报以尊敬和善的态度:对于同辈,要友善亲切,团结互助。例如:上下楼梯靠右行;进办公楼要轻声慢走,不能大声喧哗;进办公室要先敲门,得到老师的允许再进去;上学放学要遵守交通规则;升旗集会时保持安静等。“细节决定成败,”坚持从《官坊中心小学学生一日常规》中的日常小事着手,让学生从小事中明白“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从而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3、生活习惯
“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一生的身体健康。”对于学生,在学校里就必须注重自己的衣着整洁,头发、指甲不要过长,不要在衣着上与他人攀比。自己的学习用品也要摆得整整齐齐。另外,生活在集体中,除了保持好个人卫生,还要爱护班级的卫生。做到积极做值日,不乱扔杂物。如:早晨起床要做到快速洗刷,整理床铺,打扫寝室卫生,把毛巾搭好,把牙具摆整齐,把衣物放放到自己的位置;一日三餐就餐时从教室出门自觉排队,文明就餐,不高声喧哗,不把生菜剩饭丢弃在桌面和地面上,吃完饭后按照一洗二清把餐具
清洗干净,轻轻放入指定的地方;负者打扫卫生的同学按照一抹桌面,二扫地面,三拖地面的方法把餐厅收拾干净;早餐后为定时打扫卫生的时间,各班级按照分工打扫各自的区域,并将垃圾倒入垃圾箱内,待检查完毕方可讲卫生用具放归指定地点;校园内课间杜绝吃零食、喝饮料的坏习惯,不烂花钱,随手关灯关龙头,节约水电。诸如此类,都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加以养成,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4、学习习惯
(1)制定计划的习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应定期树立目标,确立自己的赶超对象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