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内经选读太阴阳明论.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释题】太阴阳明
太阴,即足太阴脾;
阳明,即足阳明胃。
本篇以经脉联系、生理功能、受邪及发病特点等方面,专题讨论了脾胃之间的关系。由于脾胃互为表里,为气血生化之源,非他脏腑之可比,故合而论之,篇名为《太阴阳明论》。
一、太阴阳明所生病的不同
黄帝问曰: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 岐伯对曰:阴阳异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或从内,或从外,所从不同,故病异名也。 帝曰:愿闻其异状也。岐伯曰: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
素问·太阴阳明论
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
太阴属脏主里阳明属腑主表
脾病多虚多寒
胃病多实多热

阴阳异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
阳主外主上阴主内主下
春夏为阳,胃腑为阳,故春夏阳明为从 脾脏为阴,故春夏太阴为逆 秋冬为阴,脾脏为阴,故秋冬太阴为从 胃腑为阳,故秋冬阳明为逆
脾易虚
胃易实
或从内,或从外
有的病人
偏向
倾向
脾病
胃肠病
所从不同,故病异名也
或偏于脾或偏于胃
帝曰:愿闻其异状也。岐伯曰: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
鉴别诊断
六腑主外,其病多由外邪所致,而表现为实证──阳道实
五脏主内,其病多由内伤所致,而表现为虚证──阴道虚
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入五脏则瞋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
素问·太阴阳明论
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 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
受到……侵犯
阳经阳腑
饮食饮酒
没有规律
阴经阴脏
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
睡眠受扰
不能依时
疾速喘呼以散热

内经选读太阴阳明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新人
  • 文件大小492 KB
  • 时间2018-12-0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