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伊斯兰的礼拜时间分别叫做晨礼、晌礼、晡礼、昏礼和宵礼。这些时间由于礼拜地点和日期的不同而改变。
礼拜时间的计算
晨礼是指天空出现第一丝微光开始到日出前(太阳升出地平线之际)结束。
晌礼从日过正中天开始。为了方便,很多对外公布的礼拜时刻表都是在正午(12:00)后加5分钟作为晌礼开始的时间。晌礼在晡礼入前结束。
晡礼开始的时间根据物体在太阳下投影的长度而定。我国取二倍影长,再加物体的原影长,即:设物体的长度为a,原影长为c, 则当物体的影长b = 2a + c 时,为晡礼开始的时间;晡礼在日落前(太阳刚下到地平线)结束。
昏礼从日落后(太阳刚刚完全落到地平线下)开始,在宵礼入前结束。
宵礼从天边最后一丝光消失开始(霞光完全消失),在下一次晨礼前结束。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晨礼
天空微光初现
日出前
晌礼
日过中天
晡礼前
晡礼
影长=1倍物体长度(或2倍)
+物体的垂直阴影长度的时刻
日落前
昏礼
日落后
天空红霞散尽
宵礼
红霞散尽
下一次晨礼前
计算某地的礼拜时间,我们必须知道所在地的经度(L)、纬度(B),海拔(H)和当地参考经度(R),参考经度(R)= 当地时区x15
°。
我们还要知道:赤纬(D)和平均时间差(T)(真实时间减平均时间)。
赤纬是天体与天体赤道的夹角。
平均时间差是一个太阳时间的修正值,因地球的椭圆率和地球轨道倾角引起。
赤纬(D)和平均时差(T)在一年中都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下述为礼拜时间的计算公式:
Z = 12 + +
U = arc cos (H为开根号,这里打不出)
V = arc cos
W = arc cos
其中: B = 纬度 R = 时区x15° D = 赤纬角 G = 18度
L = 经度 H = 海拔(米) T = 平均时差
D = - ` * COS ( 360 * ( N + 10 ) / 365 )
其中: N = 积日(即日期在一年中的顺序号,如:1月1日,N=1,12月31日,N=365,闰年时,有2月29日,从3月1日起,N加多一天)
T = * sin2M - * cosM- * sinM
其中 M = 360°x (N = 积日,同上)
则礼拜时间为:
晨礼= Z - V 日出= Z - U
晌礼= Z 晡礼= Z + W
昏礼(日落) = Z + U 宵礼= Z + V
礼拜方向的计算
设某地的坐标为(X,Y),其中,X为经度,Y为纬度;则该地的礼拜方向为:
∠λ= 360 – arcos{[ - cos(90-Y) * cos(os[*sin(90-Y)* cos(X-) +* cos(90-Y)])] / [sin(90-Y) * sin(os[
礼拜时间及方位角的计算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