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小小音乐家》学案
课题
第七课《小小音乐家》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一、用干净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法国号》。
二、聆听乐曲《号手与鼓手》,感受分辨喇叭、鼓声,能体会乐曲的情绪。
三、用优美抒情的效果来演唱《布娃娃弹琴》。
四、聆听《会跳舞的洋娃娃》,感受乐曲的情绪。
五、聆听《星光圆舞曲》,感受钢琴的音色。
教学
重点
感受分辨喇叭、鼓声,能体会乐曲的情绪。
教学
难点
感受音的长短,听辨音的强弱。
教学
方法
听唱法、游戏法
教具
多媒体、电子琴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设
计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学生听音乐律动。
二、复习歌曲《小蜻蜒》
三、聆听《号手与鼓手》
1、完整初听乐曲,听到喇叭声音请你举手来表示。
2、请你说说:听了乐曲,你感觉心情怎么样?(是高兴的还是悲伤、激动?)
3、复听乐曲徒手做打鼓和吹喇叭的动作。
4、听音乐分组表演。
四、表演《法国号》
1、听弹奏乐曲,学生随着音乐做动作,用拍手、拍腿、拍腿或跺脚、拍手、拍手等用动作感受节拍,注意强弱弱的节拍感。
2、师范唱,让学生体会乐曲的情绪。
3、用模唱法学习歌曲,先用“LU”来模唱。
4、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5、随琴声轻声唱歌。
6、指导学生用干净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来唱,师注意用范唱来感染来感染学生。“嗡巴巴”第一个字要唱得强,似号声,“巴”要唱得轻巧,“谁在唱歌”要唱得连贯,用连、断的对比表现这首歌。
7、边唱边用手半握拳状在桌子上击出强弱。第一拍用空心拳击桌面为强,第二、三拍用手指点桌面为弱。
8、学生自编动作来表演歌曲。
9、小结。
第二课时
一、用优美抒情的效果来演唱《布娃娃弹琴》
二、聆听《会跳舞的洋娃娃》,感受乐曲的情绪。
教学过程:
一、听《号手与鼓手》律动,稳定情绪。
二、复习歌曲《法国号》,要求用富有弹性而甜美的声音来演唱。
三、聆听《会跳舞的洋娃娃》
1、完整聆听乐曲,感受乐曲的情绪。
2、再听乐曲,问: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音乐中的洋娃娃是怎么跳舞的,请你用动作表现出来。
3、复听乐曲,一部分小朋友随着音乐做动作。用手半握拳敲击节拍。一部分学生可随着音乐用手指按图谱划动,感受乐曲的快慢。
四、表演《布娃娃弹琴》
1、听录音;初步感受歌曲。
2、用听唱法学习《布娃娃弹琴》。师范唱,学生们跟着教师的歌声击。
3、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4、4小节一句跟着教师的琴声学唱歌曲,注意歌唱的速度,稍慢但不要拖拉,使得歌曲演唱达到优美抒情的效果。
5、歌曲处理:歌中一字多音要唱准确,“叮叮咚”要唱得轻快。
6、选择碰钟敲击每小节的第一拍为歌曲伴奏。
7、创编动作,一组表演唱,一组敲击碰铃唱。
小学音乐《小小音乐家》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