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军晶课堂实录《群诗阅读之最后一句诗》
师:上课
生:老师您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师:这话筒声音有点怪怪的,大家坚持一下。我给今天的课起了一个名称,我把它打在屏幕上,咱们一起读
生:最后一句诗
师:这样的题目你们都读的这么有感情呀,真厉害啊。什么句子你们都能读好,这个题目中间有个间隔号,最后一句——诗,也就是说今天这堂课,我们要读诗。要读好几首诗。而且老师要你们关注诗的最后一句。注意喽,今天我们要关注诗的最后一句。我们先来读一首诗。
(老师播放PPT),这首诗,我非常喜欢。它是台湾诗人林武宪写的,我到台湾的时候,专门去拜访过他,我先读给大家听
阳光林武宪
阳光在窗上爬着,
阳光在花上跳着,
阳光在溪上流着,
阳光在妈妈的眼里亮着
就这样读,很自然的读就可以了。自己也读一遍,开始。
生:自由朗读
师:真好听,感觉比我读的好听。我要问一个很难的问题。大家做好准备,非常难,这首诗的最后一句诗哪一句?
师:大家是不是觉得我不够幽默,怎反应都没有。其实是一个蛮简单的问题,对不对?最后一句诗哪一句?
生:阳光,在妈妈的眼里亮着
师:同意吗?再确认一下,请一个同学来读
生:阳光在妈妈的眼里亮着
师:一起来读,预备读
生齐读
诗:大家都确认这一句是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是吧,但是你有没有发现,这四句诗,都是差不多的,阳光在哪里,怎么样,同意吗?
生:同意
师:既然差不多的,老师把这一句诗换到另外地方,可不可以?比方说这样(出示PPT)我请各同学读一读
生:阳光在窗上爬着,
阳光在妈妈的眼里亮着
阳光在花上跳着,
阳光在溪上流着,
师:读的太好了,但是这样改一改可不可以,
生:摇头
师:很多人摇头了,第一反应是这样不可以,是吧。我再换一换,把最后一句换到这里,(出示PPT)我再请一个同学读一读。
生:阳光在窗上爬着,
阳光在花上跳着,
阳光在妈妈的眼里亮着
阳光在溪上流着,
师:好,这样改可不可以?
生:不可以
师:大家直觉也不可以,也就是说,大家直觉还是这样好一点。(出示PPT)我们再来读一遍。起
生齐读
师:你们总觉得阳光在妈妈的眼里亮着放在最后最合适,那么各位,这一句诗跟前面差不多的,为什么要放在最后呢?这一句诗跟前面的打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生举手
师:不忙着举手,想一想,今天我时读诗。
师等待
师:现在可以就近把你的想法和同伴说一说,聊一聊,为什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生:自由讨论
师:好,下面,我要听听你们的想法了。我很欣赏这个男孩,交流的时候吧自己的想法很真诚的说出来,这孩子很会学习,你先来说,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一生:阳光在窗上爬着,这窗是一个物体,阳光在花上跳着,花也是一个物体,溪上流着,溪也是一个物体,然后妈妈的眼里亮着,他妈妈是一个人。
师:简而言之,前面不是人,后面是人,差别吧,这就是差别。还有没有其他的差别?
生:前面的在什么地方都是三个字的,后面在妈妈的眼里是5个字的。
师:对,字数上也有差别,你课不要小看这个差别哦。刚才放在中间就很突兀,很难看了,是吧?有形状美的,你很了不起。有没有第三点?
生:前面爬着,跳着,流着是动词,亮着不是动词
师:你说亮不是动词吧,也可以说动词,但老师知道你的意思,是说前面的动词时看得到的,而亮着是感
蒋军晶课堂实 录最后一句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