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学: 2、观察法,
3、测验法:。 4、实验法:。
5、调查法: 6、构造注意心理学:。
7、机能主义心理学9、格式塔心理学:
10、精神分析学派11、人本主义心理学: 12、认知心理学:。 13、自然实验: 14、实验室实验:。 15、问卷法:
16、谈话法: 17、意识:。
17、无意识
18、注意:。 19、生物节律:
20、日节律: 21、注意的指向性:
22、注意的集中性:。 23、不随意注意:。 24、随意注意:。 25、随意后注意:。 26、情境性失眠:。
27、假性失眠:。 28、失律性失眠:。
29、催眠; 30、催眠诱导:
31、感觉: 32、感受性:是人对刺激物的感受能 33、感觉阈限:
34、绝对感觉阈限: 35、差别感觉阈限: 37、三原色说:。 38、拮抗理论:。
39、位置学说:也称为行波学说,。
40、频率匹配学说: 41、知觉:。
42、社会知觉指43、感觉适应:。
44、明适应:。 45、暗适应:。
46、首因效应: 47、近因效应:。
48、晕轮效应:。
50、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51、感觉记忆: 52、短时记忆:。
53、长时记忆: 54、遗忘:。
55、学习:。
56、编码:把来自感官的信息变成记忆系统能够接收和使用的形式。
57、过度学习:即在恰能背诵某一材料后再进行适当次数的重复学忆: 59、程序性记忆:
60、情景记忆 61、语义记忆:。
63、图式: 64、前摄干扰:。
65、倒摄干扰: 66、有意遗忘:。
67、接受学习将 68、发现学习:
69、意义学习: 70、机械学习:。
71、思维: 72、概念:。
73、推理: 74、想象:。
76、问题解决: 77、功能固着性:。
78、心理定势:又称为心向,。
79、分析: 80、比较:。
81、抽象: 82、概括:。
83、综合: 84、具体形象思维:。
85、抽象逻辑思维:。
86、发散思维: 87、聚合思维:。
88、问题表征: 89、智力:。
90、能力: 92、比率智商:。
93、离差智商 94、流体智力:
95、晶体智力: 96、常模:。
97、信度: 98、效度:。
99、经验性智力: 100、情景智力:。
101、心理测验: 102、动机是。
103、需要: 104、诱因:
105、成就动机: 106、情绪情感:
107、心境: 108、激情: 109、应激: 110、道德感111、理智感:
112、美感: 113、内在动机:
114、德西效应: 115、成长动机
116、人格: 117、认知方式:
118、气质: 119、性格:
120、自我意识: 121、包容需要:
123、人际沟通 124、从众:
125、服从: 126、社会助长:
127、社会惰化: 128、去个体化:
129、社会交换理论: 130、群体规范:
131、群体极化: 132、群体思维:
133、心理健康: 134、挫折:
135、焦虑: 136、压力:
137、压力源: 138、心理防御机制:
139、社会性压力源:
140、横断研究法: 141、纵向研究法:
142、
心理学——提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