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钟读懂《极简欧洲史》
有亲说,想了解一下欧洲的历史,嗯,这个书很多,可以去看《罗马帝国衰亡史》。
当然,这个书六本,近四百万字,对我们这种历史爱好学家来说,太多了。而且不是特别感兴趣的话,很可能看到后面忘了前面。
那么,有没有短一点的呢?
当然有!
比如这本《极简欧洲史》,只有八万字,认认真真,一个下午就看完了。
什么?八万字也不想看?
明白,没关系,脑洞老师是干嘛的?就是替大家读书省时间的。八万字不想看,俺给你浓缩成五千字,让你五分钟搞定它。
1、欧洲的三元素
要看这本书,或者说要理解欧洲为什么是现在的欧洲,需要注意三大元素。
欧洲就是一个大拼盘,在这个拼盘里,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这三样,是谓欧洲地三鲜。
这其中,希腊提供了欧洲文化艺术的基础,他们相信最简单就是最美,真理一定是简单的。所以他们把一切归于数学。
在希腊的旁边,罗马则提供制度、法律跟输出战争。
如果说希腊是文艺青年,罗马就是一个带有保镖的政客。而,基督提供信仰。
耶稣把犹太人的道德标准升华为宇宙大爱,从此,基督教就产生了。
但是,基督跟罗马帝国怎么相处,怎么融合?
事实上,一开始的磨合有点不愉快。因为基督宣称上帝才是唯一的神。但罗马帝国的皇帝其实就是神的存在,国民将皇帝当神一样对待。
两者就此产生分歧,罗马帝国试图利用手中的剑让基督教屈服,但剑可以消灭生命,要消灭思想就难多了。
就在事情变得无法调和时,事情出现了转机。
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宣布自己是个基督徒,等于放弃了世间的神位,罗马帝国向基督低下了高傲的头。
原因之一,只是帝国也需要基督来帮他维持世俗的统治,这个跟汉武帝独尊儒术是一样的。只是儒家的思想从来都被控制在帝国的手里,沦为工具而已。而西方的基督在后面却因为拥有军队跟财政,从而可以跟世俗统治分庭抗礼。
不管怎么样,基督跟罗马帝国达成了共识。罗马帝国做出的这一举动,不但获得了基督的支持,还因为把自己的文化在基督教会那里备了一个份。从而为以后欧洲的文艺复兴打下了基础。
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基督的教会保管并世代抄录着罗马以及希腊的古典文化。为啥要抄呢?其实都是为了洗稿啊。教会从希腊罗马的典籍里找出有利于上帝的部分,然后编写自己的神史。
接下来,欧洲这道菜,需要日耳曼蛮族这道粗盐。
日耳曼蛮族的融合则要粗暴得多。
公元四百年后,日耳曼蛮族来到罗马的核心,罗马帝国灭亡了。
但是,日耳曼蛮族的统治手段远远比不上高效的罗马帝国。面对新得到的土地,他们只有采取粗放式的经营方式,把土地分给他的战士,然后战士负责管理土地,他们为这些利益付出的代价是,当国王需要出征时,他们得穿上自备的铠甲出战。这些人被称为骑士。
这就是欧洲的封建制,它比中国的郡县制要松散得多。
另一方面,他们不得不寻求教会的帮助。
教会的地位达到了顶点,与此同时,教会的思想垄断出现了,欧洲就此陷入了黑暗的中世纪,直到在原本松散的意大利等地,有人重新翻出被教会束之高阁的希腊古典文化,文艺复兴才开始重新改写欧洲的面貌。
那么,欧洲的面貌发生了什么样的改变呢?作者用三个雕像说明了一切。
第一件是古希腊的雕像,普拉克西特列斯雕的赫尔墨斯抱着婴儿酒神狄俄尼
5分钟读懂《极简欧洲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