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边安全形势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提出了“安邻、睦邻、富邻”的指导思想,坚持和平发展的外交政策,大力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关系,旨在为我国创造一个比较稳定的发展环境。21世纪第一个十年过去了,我国在这个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增强了与其它国家的经济合作,但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例如:印度大力扩军,妄图称霸南非,美国在新加坡部署近海舰,越南就南海问题进行抗议,2012年中菲黄岩岛对峙„„此类国家安全问题对我国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所以掌握中国周边局势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预测其发展趋势,不仅对我国处理好周边关系有重要影响,而且对我国宏观外交和社会发展也会产生重要作用。
在评估我国周边安全形势时,不能只是看到表象,我们要认真的去分析。社会上很大一部分人看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很迅速,就想当然的认为这是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有很好的外交关系的结果。其实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观点,像近期的湄公河事件、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钓鱼岛事件等等,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其它各国对我国的敌对态度。
2011年12月,中国社科院召开了一个专题研讨中国周边局势的会议,会后发布了《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评估报告》,报告指出,“与2010年相比较,本年度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并没有明显改善,特别是以非传统安全为主要内涵的海上安全问题极为突出。”从中我们可以分析出这样的结论:中国国家周边环境总体相对稳定,但不稳定因素增多。
(一)中国国家周边环境总体相对稳定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国力增强,中国维护国家安全与周边稳定的能力增强了;第二,周边发展的基本态势并没有改变;第三,周边发展道路。
(二)不稳定因素增多
21世纪以来我国周边发生了很多对国家安全产生影响的事件,国家安全环境恶化比较严重: 1、 海上问题矛盾激化,从上个世纪开始,我国与周边国家就出现了海上纠纷。进入21世纪以后,纠纷加剧,矛盾不断升级。尤其是最近两年来,矛盾已经突破双边关系的范畴,成为公开的、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 在东海,有中韩渔业资源之争、中日钓鱼岛主权之争和东海资源之争;在南海,中国几乎与所有的东盟国家都有领土争端。对此我国在抗议的同时做了两件比较有分量的事一是瓦良格号航母试水;一是9月6日发表了《中发展》政府白皮书。瓦良格号航母的试水是向外国彰
显我国实力的一个表现,即我发展》白皮书首次界定了中国核心利益,包括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国家安全,而我国也只是在台湾问题和西藏问题上谈到过核心利益。由此我们可以推导出中国对南海和东海问题的态度,即捍卫领土主权的决心。而国际社会则对此进行了片面的解读,导致周边国家对我国的崛起表现出忧虑,使得我国与周边海洋国家的争端不断加剧。 2、半岛局势僵局难破,未来走向不明 2010年,“天安号事件”和“延坪岛炮击事件”的先后发生,使朝鲜半岛局势出现了1953年朝鲜停战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将朝鲜半岛推向了战争的边缘。朝核问题阴云不散 朝鲜仍然坚持核试验,六方会谈终止。2011年12月17日,金正日去世,年轻的金正恩接班,半岛局势的不确定性变得更大。 对此,中国政府游说于涉事诸国之间,并提议迅速开始六方紧急磋商,但遭到美、韩,日三国的拒绝。中国在东北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