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和研究
葛颖华
、和谐的教学环境是实现有效数学教学的前提
1、营造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目前,从整体上说,师生关系的状况仍难以令人满意,师生之间情感冷漠、缺乏沟通的现象比比皆是。师生之间缺乏积极的情感联系,不仅使得一直为人们所珍视的师生情谊黯然失色,也使数学教学活动失去了宝贵的动力源泉。优化师生关系,重建温馨感人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实现有效数学教学的前提。
2、加强教学的情感性设计
教学的情感性缺失与教学设计不设计情感直接相关。现行教学设地强调的只是教学的科学性,即怎样整体、有序地建构学生的认知结构,而忽视了教学设计中的人文性和艺术性,特别是缺乏对情感活动和情感培养的关注,从而加剧了教学的情感性缺失,影响了真、善、美在教学中的有机结合和统一。因此,必须加强教学的情感性设计。首先,要重视课堂交往结构中的情感设计。这里,教师要考虑的是怎样变师生单向交往为多向的师生、生生交往,灵活运用全班、小组、个别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教学活动,使课堂交往既有利于认知的发展,又能促进情感的交流和提高。其次是学生学习心理活动中的情感设计。这里,教师考虑的重点是怎样变单一的认知心理活动为知情统一的全面的心理活动,充分发挥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在认知活动中的动力作用,并贯穿于认知活动的始终。再次,要重视认知操作活动结构中的情感设计。教师设计的重点是怎样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使学生的情知得到有机和谐的发展。最后,还要重视对教学环境的情感设计,其设计重点是怎样使学生在一个充满自信、相互尊重、民主和谐、相互帮助、乐学向上的教学环境中专心致志地学习。
3、注意课堂教学心理卫生
与生理卫生相比,心理卫生对学生情感发展更具重要意义。教学中,有些教师不仅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教育和指导,反而滥施心理惩罚,伤害学生的心灵,损害学生的情感发展。因此,注意教学心理卫生是增进教学情感性的重要措施。这方面,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1)激励性。“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更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正面诱导,鼓励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和满足。(2)支持性。教师要极力促成课堂支持性学习气氛的形成,给遇到困难、丧失信心、情绪低落的学生以必要的心理支援。(3)愉悦性。教学中要创设一种民主、和谐、轻松的气氛,让学生在欢乐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注重目标的全面性,提高教学目标达成的有效性
1、数学教学目标设计的有效性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它目标的实现为前提。”确立数学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是指数学教学目标确立要遵循有效教学的价值取向,即目标确立应当是开放的,不应该是封闭的;应当是全面的,而不是单一的;目标的确立应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目标的确立要符合发展学生人文素养的要求,即在数学课程教学目标中整合人文精神的渗透;目标的确立还要考虑教师自身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个性发展方向;教学目标都必须是可观察、可检验的。为了使教学目标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指导作用,提高教学目标达成的有效性,教师应把握以下要求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和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