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本田:启动全价值链合作
2004年11月8日,东风汽车公司与日本本田公司联合宣布,东风本田( 武汉)有限公司启动扩产计划,在2006 年年初之前将产能扩大到12万辆,并导入新车型思域(civic)。
在紧接下来的广州车展东风本田新闻发布会上,销售副总经理刘洪再一次重申了这一消息。“东风本田的此次扩产是由于目前3万辆的产能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是对中国市场进行分析,经过反复论证、深思熟虑后的必然结果。具体而言,将按照快速滚动发展的建设方针,一次规划,分期实施。”
10年磨一剑
东风与本田的合作可以追溯到10年前。基于共同的战略视角,对未来的相同预期,以及谋取双赢局面的欲求,双方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加深和拓宽。1994年12月,当时双方在广东惠州建立了“东风本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刘洪介绍,当时主要生产汽车零部件,向目标海外市场销售。1997年,广州标致因经营不善而关闭后,为了给刚刚成立的“广州本田”提供配套,本田又与东风汽车公司各出资50%成立了“东风本田发动机有限公司”,负责开发、生产轿车用的发动机、变速箱及其零部件。刘洪当时是主管研发项目的部长。5年后的2003年7月16日, 东风与本田成立的中外合资整车生产销售企业,双方各占50%股份,合资期限40年。刘洪正式出任东风本田销售副总。
“从零部件生产到发动机,再到整车生产、销售,东风与本田已经展开了全价值链的合作。”刘洪说,10年来双方人员的交流非常密切,东风方面很多人被派到日本学习,双方在文化上的融合也很好,目前公司高层管理者大部分来自以前发动机项目。lOcaLhoST“公司内中日双方各出13名管理人员,中方主要负责人事,销售。而生产,计划,研发则主要由日方负责。双方人员相互尊重,中国人思维相对活跃,日本人比较严谨。但都能达成共识,即把合资企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从而能在管理上做到控制和融合。根据市场需求,我们将陆续引入包括轿车在内的本田其他乘用车型,扩大规模,逐步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乘用车企业。”
销售网络,双轨并行
东风本田整车生产销售,是从cr-v开始的。今年5月份,本田方面出于节省成本的考虑,决定4月 24日下线的东风本田 cr-v 借助广州本田的销售网络进行销售。外界传言,起初因为双方利益分配不均而一直没有得到广州本田的同意,以致出现了cr-v因没有销售网络而无法上市的尴尬。此后经过友好协商,从今年5月份开始,43家广州本田 4s 店授权进行有关东风本田cr-v 的销售。
尽管到9月底,cr-v销售了7000辆。但是按照东风本田的原计划,cr-v今年完成两万辆的销售目标,现在看来难度极高。刘洪自己也认为,车市大环境有其自身的发展周期,目前的低迷状况在明年3月前不会有明显好转,消费者的信心需要恢复的过程。
而整体大势不行,使用广本的销售网络也存在困难,“我们要感谢‘广本’,因为他们自己也面临经营业绩的压力,所以必须尽快完成自己的网络建设。”刘洪认为,“东风本田自建销售网络的运行,将改变目前单一由广州本田汽车销售网络代理销售和服务的方式,为顾客提供更稳定、多渠道和多区域的高品质服务。”
10月18日,全国首家东风本田4s店——上海陆达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已在上海开业,此举意味着东风本田自建销售网络开始启用。同时东风本田也在全国其他城市和地区加快建设
东风本田:启动全价值链合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