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绿叶丛中的一朵红花,与采下来的一朵红花给我们的知觉就是不一样的;
同样一件衣服,穿在不同人的身上,给人的知觉就不同。
这些心理现象说明了知觉经验的相对性。
知觉相对性的现象,随处可见,在心理学上最常引用的例子有以下两大类:
(一)对象与背景
对象与背景是知觉相对性最明显的例子。对象是指被清楚知觉到刺激物,背景是指被模糊觉察到的与该刺激物相关连的其他刺激物。
对象与背景的相对关系明确时,所得的知觉经验也就明确。
对象与背景的相对关系不明确,完整的知觉经验即不易产生。如摄影。
双关图形。
因此,眼睛不同于照相机,耳朵不同于录音机,也就是说知觉包含着主体对知觉对象的选择和加工。
即使是对同一刺激,如观察者的角度不同,也可产生截然不同的知觉经验。
木刻: 黎明与黄昏
(二)知觉对比
知觉对比是指两种性质相对的刺激同时出现,或相继出现时,由于两者的彼此影响,致使两刺激所引起的知觉上的差异特别明显的现象。
例如:将黑白两种颜色的物体并排陈列,在知觉上就会觉得黑者愈黑。白者愈白;大胖子与小瘦子俩人相伴出现,也会使人产生胖者越胖瘦者越瘦的知觉。
武大郎与潘金莲
卡西摩多与埃丝美拉达
显然,知觉对比只是一种心理现象,刺激本身的特征,事实上并没有改变。
大小知觉对比图示
二、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在知觉一些事物或现象时,不仅能形成关于它的知觉形象,还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事物加以解释或判断,即对它加以理解。
人对事物正确、完整、深刻的知觉与人对该事物的理解程度有关。
人的知觉的理解性与人的已有知识经验有密切关系。
语词在知觉的理解性中起着重要作用。
三、知觉的整体性
所谓知觉的整体性,是指知觉的实际经验超越了部分刺激相加的总和。
例如:一棵绿树上开有红花,绿叶是一部分刺激,红花也是一部分刺激,我们将红花绿叶合起来,在心理上所得的美感知觉,超过了红与绿两种物理属性之和。
因此。完形心理学家们主张,虽然包括多种刺激的情境可以形成一个整体知觉经验(如一幅画中的人与景物),而这整体知觉经验,并不等于各种刺激单独引起感觉的总和。
知觉的整体性,是一种心理作用。有时即使引起知觉的刺激,其本身是零散的,而由之所得的知觉经验,仍然是整体的。
图示
有关知觉整体性的心理现象,可以从另一角度予以说明。不合理图形(impossible figure)。每个部分都是合理的,但整体是不合理的。
四、知觉的组织性
通过以上探讨,我们知道,知觉对刺激的反映,是一种主动的过程,这一过程具有组织性。就是说知觉是有系统的,是合乎逻辑的,不是紊乱的。因此,心理学中称这一反映过程为知觉组织(anization)。
6普通心理学知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