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的性格弱点研究综述
摘要:从独生子女性格的研究背景入手,笔者重点研究独生子女性格弱点,着眼于影响独生子女性格弱点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以及独生子女性格弱点分析。经研究得知家庭环境及父母教养方式、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和自身因素均为影响独生子女性格弱点形成的重点因素,独生子女性格弱点主要体现在独立性差、过度自我、脆弱易受挫。最后,笔者根据独生子女性格弱点的研究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独生子女;性格;教养方式
随着全球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对婚姻、生育的观念产生了重大转变,另外,进一步结合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现实,独生子女逐渐成为一个独特的群体。
在国外,早在十九世纪末就有针对独生子女的性格特点展开研究。在1928前的早期研究中,儿童心理学创始人斯坦莱·霍尔提出“独生子女本身就是一种病态”;1928年到七十年代为研究的第二个时期,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在智力活动、社会性发展、健康状况及性格特点等方面,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并无显著差异;八十年代后是第三个时期,许多经济发达国家的教育家、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经研究后提出:独生子女在心理健康、自私心、孤独感等方面与非独生子女无明显差异。我国在八十年代初开始对独生子女性格特点进行研究,受中国传统文化、家庭结构特点等因素的影响,较多研究得出了中国独生子女存在偏食、独立性差、不尊重长辈、胆小、任性等特点。
独生子女享受着更优厚的教育条件,有着优良的素质,关注个人发展,但同时他们又有着诛多特有的性格弱点。独生子女并非一个小群体,并处于数量不断上升的状态中,更重要的是此群体普遍为80后、90后,换而言之他们正逐渐成为社会新力军,决定着社会的发展、走向。因此,研究独生子女性格弱点有利于正确引导独生子女群体的良性发展,意义重大,现实价值突出。
纵观国内外针对独生子女性格的研究,普遍学者认为家庭环境及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产生重要影响,父母不恰当的教养模式会促使独生子女性格弱点的形成。另外,学校教育、社会环境以及自身因素亦与独生子女形成性格弱点关系密切。
家庭是人生开始的第一环境,为每个人的成长提供了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家庭的基本组成架构、父母职业、父母关系等因素均对家庭环境产生影响。而教育方式则指父母在抚养和教育子女中表现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态度和行为特征,这是父母传递给儿童的态度以及由父母的行为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气氛的集合体。作为照顾孩子长大,陪伴孩子成人的父母,其态度、行为以及教养方式均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独生子女性格弱点会否形成或突显,与家庭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学校是孩子接受正规教育的地方,教师的言传身教、班级集体的氛围、学校的教育信念均会对孩子的认知和行为产生影响。据调查数据显示,现时的高中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在社会状况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学校教育应根据教育对象的特性而及时调整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求学阶段,独生子女的思想受教师教育的引导,学生比较容易受同伴的影响,因此,包括学校整体教育水平和班级集体氛围的学校教育,是影响独生子女性格发展重要因素。
每个个体一生均生活于社会环境中,社会文化、社会氛
独生子女的性格弱点研究综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