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姓氏文化:蒋姓.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姓氏文化:蒋姓
蒋姓源流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周公姬旦的第三个儿子伯龄之后,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史籍《左传》、《唐书?宰相世系表》、《元和姓纂》等记载,西周初期,周公姬旦的第三个儿子叫姬伯龄,被周公封在蒋邑(今河南尉氏西部),姬伯龄在周康王姬钊执政时期(公元前1046年)以地为名建立了蒋国,成为西周王朝的一个小诸侯国,伯爵,史称其为蒋伯龄。到周宣王姬静(姬靖)执政时期(公元前827——前784年在位),为了强化对淮河中上游地区的控制,周王室将姬姓蒋国迁至淮河中上游(今河南信阳淮滨),后又继续南迁至淮河南岸。春秋中期的周襄王姬郑二十年(晋惠公姬夷吾十九年,楚成王芈頵四十年,公元前632年)农历4月,晋、楚两国之间爆发了著名的“城濮之战”,楚军大败,北上争霸的进程受挫,遂掉头东向,陆续伐灭了一些淮河流域的小诸侯国,以此来恢复和培植楚国的国力。具体参照:姓氏文化-百姓通谱
在立国第四百三十年后的周顷王姬壬臣二年(晋灵公姬夷皋四年,楚穆王熊商臣九年,公元前617年),蒋国被楚国所灭。在吞灭了蒋国之后,楚穆王在其地设置了期思县(今湖北黄冈黄州),后来还成为楚国一代名相孙叔敖的封邑。蒋国灭亡之后,姬伯龄的后裔子孙就以故国名为姓氏,称蒋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蒋氏正宗。在史籍《元和姓纂》中记载:“周公第三子伯龄封蒋,子孙氏焉,国在汝南期思县。”期思县因期思公复遂而得名,治所即今河南淮滨县城东南,北邻死河,系春秋时期楚国灭蒋国后所置,属于古汝南郡,魏、晋两朝时期改属弋阳郡。
源流二
源于古越族。出自秦、汉朝时期南越国俚族,属于帝王赐姓改姓为氏。南越国,亦称赵朝、前赵朝,是汉高祖刘邦四年至汉武帝刘彻元鼎五年(公元前203——前111年)存在于岭南地区汉朝境内的割据政权,国都位于番禺(今广东广州),其国疆域包括今广东、广西两省区的大部分地区,以及福建、湖南、贵州、云南的一小部分地区和越南的北部。南越国是秦朝灭亡后,由南海郡尉赵佗于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起兵兼并了桂林郡和象郡后建立的。
赵佗,是中国历史上以中原文化开发岭南地区的第一人,他在汉高祖四年创立了“东西万余里”的南越国,以后“赵佗归汉”,岭南正式列入中国统一的版图。毛泽东曾经说过:“赵佗是南下干部第一人。”赵佗是河北真定人(今河北正定),武艺高强,十九岁就获赐护驾御剑随秦始皇出巡。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赵佗被任命为副帅,随主帅任嚣率领五十万秦军征战岭南。到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任嚣病逝,赵佗掌权后正式创立了南越国,自号“南越武帝”。赵佗非常重视在岭南地区传入中原汉文化和先进生产技术,并融合越地社会,使岭南生产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创下历史伟业,成为一代伟人。从任嚣、赵佗开始,岭南有了人类文明的标志——城堡和文字,随着冶铁业的发展,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岭南地区在历史上有许多赞颂赵佗的诗篇,表明了世人对他的崇敬和怀念。
赵佗在强化岭南地区文化教育发展的同时,亦强行压抑地方原始文化,推行半奴隶半封建的自主文化,严令当地各民族“诸部以中原姓氏称之”,即在各古越民族中强行赐予汉姓,除了赵姓以外,将中原三十八大族汉姓为各部族人姓氏,“违者灭迁为奴”。
在此过程中,南越(古越)民族被分改为史氏、揭阳氏、须氏、都氏、区氏、欧氏、瓯氏、居氏、毕氏、黄氏、徵

姓氏文化:蒋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unde113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