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消毒与隔离技术.ppt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4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消毒与隔离技术.ppt医院消毒与隔离
薛菊兰


目录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311-2009)
4
医院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
1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12)
2
消毒管理办法(2002)
3
医院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
一、定义与术语
消毒: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消毒剂:能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并到达消毒要求的制剂。
高效消毒剂: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含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也有一定的杀灭作用的消毒剂。
中效消毒剂:能杀灭含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细菌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的消毒剂。
低效消毒剂:能杀灭细菌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的消毒剂。
灭菌: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灭菌剂: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包含细菌芽孢),并到达灭菌要求的制剂。
清洁: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物的过程。
清洗: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清洁剂:洗涤过程中帮助去除被处理物品上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的制剂。
高度危险物品: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性。(如:手术器械、穿刺针、腹腔镜、活检钳、心脏导管、植入物等)
中度危险物品:与完整的黏膜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如:胃肠内镜、气管镜、喉镜、肛表、口表、呼吸机管道、麻醉管道、压舌板、肛门直肠压力测量导管等)
低度危险物品:与完整的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如: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病床围栏、床面、床头柜、被褥、、墙壁、地面、痰盂、痰杯、便器等)
灭菌水平: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达到无菌保存水平。
常用方法:物理灭菌方法(热力灭菌、辐射灭菌)
化学灭菌剂(环氧乙烷、过氧化氢、甲醛、
戊二醛、过氧乙酸等)
高水平消毒: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含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切大多数细菌芽孢。
常用的消毒剂有:含氯制剂、二氧化氯、邻苯二甲醛、过氧化氢、过氧乙酸、臭氧、碘酊等。
中水平消毒:杀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包含分枝杆菌。
常用的消毒剂有:碘类、醇类、和氯已定的复方、醇类和季铵盐类的复方、酚类等消毒剂。
低水平消毒: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的化学消毒方法以及通风换气、冲洗等机械除菌法。
常用的消毒剂有:季铵盐类消毒剂(苯扎溴铵等)、双胍类消毒剂(氯已定)等。
注:消毒剂均应在规定的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才能达到相应的消毒水平。

二、消毒灭菌的基本要求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黏膜和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物品应进行灭菌。
接触完整皮肤、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
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先清洁,再进行消毒或灭菌。
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执行相关的消毒规范。
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先压力蒸汽灭菌,不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
环境与物表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当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
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并应遵循批准使用的范围、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应用。
三、选择消毒灭菌方法的原则
根据物品污染后导致感染的风险性高低进行选择
根据物品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进行选择
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
根据物品污染后导致感染的风险性高低进行选择
高危物品--灭菌处理
中危物品---中水平以上消毒
低危物品---低水消毒或清洁处理

消毒与隔离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坐水行舟
  • 文件大小292 KB
  • 时间2019-01-0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