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广度实验报告【摘要】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短时记忆的容量成为记忆广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能够记忆的材料的数量,这个数量是有一定限度的。本实验研究的是测试短时记忆广度。实验结果:不同位数的刺激之间的记忆广度有显著性差异,随着位数的增加,记忆广度开始下降。【关键词】记忆广度;短时记忆;数字一、引言记忆广度指的是按固定顺序逐一地呈现一系列刺激以后刚刚能够立刻正确再现的刺激系列的长度。其呈现的各刺激之间的时间间隔必须相等。再现的结果必须符合用来呈现的顺序才算正确。记忆广度是测定短时记忆能力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人的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短时记忆有以下性质:第一,短时记忆保持的时间很短,约在15秒钟内会遗忘。心理学家对人的短时记忆保持时间做过实验。当人被传入一个信息后立即对其进行检查,其回忆是准确无误的。随着保持时间的处长,回忆成绩就急速下降。当延长到15秒钟时,信息的再现率约为10%。但是超过15秒钟以后,再现率便不再下降,一直维持在10%的接近值上。第二,短时记忆的容量约为7±2个信息组块。心理学家的实验结果表明,人的短时记忆的容量是以一种非常奇妙的形式被固定好了的,即无论哪一种形式的信息几乎都只能保持7个左右的项目即组块记忆广度的研究最早是由贾克布斯根据艾宾浩斯发明的系列回忆加以改动后创造的。二、实验原理记忆广度又称为“记忆范围”,是瞬时记忆的一种重要品质。它指对某种材料呈现后能正确复现的数量,个人的记忆广度指标,简言之,就是个体对记忆材料呈现后能记住的最大量。反映出其人的瞬时记忆能力。在记忆广度的测试中,数字记忆能力的测试是目前心理学研究瞬时记忆中简单易行又最为典型的一种方法。这是由于它最能体现记忆广度的特点:是决定记忆材料的数目,而不是材料的意义。目前,公认的记忆广度的平均数为7+-2。此次实验将通过对少数被试记忆广度的实验,使用数字作为记忆材料,了解短时记忆的特点,学忆广度:F=+本实验做出以下假设:不同位数的刺激之间的记忆广度有显著性差异,随着位数的增加,记忆广度开始下降。三、实验目的 1、掌握记忆广度测试仪的使用方法。 2、了解人的数字记忆广度的一般特性。四、实验方法 1、被试 11级应用心理班学生2名,女,身体健康 2、仪器记忆广度测试仪 3、程序主试将键盘的插头与仪器被试面板上的插座连接好,接通电源。按下复位键,由程序将码1灯与计分灯点亮,再按P/T键确认“P灯”数码管显示为0202:00,表示基础位长=2,基础分分;T灯”数码管“显示为0000:00。表示出错次数与时间。被试按下键盒上的回车键ENTER仪器自动提取一个三数组。被试在见到回答亮〔绿灯〕及一声短蜂鸣后,用键盘按顺序回答记忆的数字,回答正确,回答灯灭,加分,被试再按回车键,仪器接着提取下一组以供再次回答。如一个位组中的四个数组有一个答对,则认为通过了该位组,通过为数加一;如回答错误,仪器答错灯亮及蜂鸣器响,再按回车键,提取下一组数码以供测试,如此循环,直到仪器停机长蜂鸣,测试。仪器在被试连续错误八次或完成测试时,仪器响蜂鸣,主试记录被试测试成绩。主试在在测试过程中可随时更改码1和码11。五、结果 1、被试不同记忆广度得分由上表数据不同位数的刺激之间的记忆广度有差异,随着位数的增加,记忆广度开始下降。六、结论本实验显示
记忆广度实验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