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石台历史名人.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陈范有名汝良,以字行。陈一甫长子。光绪二十四年(1898)三月十四日生于天津。
1912年入南开中学,1917年入北洋大学土木工程系。1925年,任启新洋灰公司工程部土木工程师。1933年至1945年,任公司协理。1933年受公司委派南下,在南京主持创建江南水泥厂。1945年抗战胜利后,组建江南水泥总公司,任常务董事兼总经理。1950年9月,水泥厂正式点火生产,所制水泥被苏联专家誉为“东方水泥之冠”。
在天津时,还担任过滦州矿务公司董事、副主任董事,开滦矿务局议董等职。解放后,被推选为全国水泥工业同行业联合会主任委员。1952年3月31日逝世于上海。
前不久,由陈克宽、陈克俭编撰的一本名为《“洋灰陈”四代人———中国水泥工业的先驱陈一甫、陈范有影集》在上海出版,从而揭开了中国水泥工业早期发展的一段独特历史,引起了社会和媒体的关注。画册的主人翁———陈一甫、陈范有父子就是安徽石台人。
主创“启新洋灰有限公司”
在天津,上了年纪的人,一提起“洋灰陈”,就知道指的是陈惟壬(字一甫)一家。其父陈序宾(名黉举)为曾国藩所赏识,后推荐给李鸿章为行营支应(其业绩载入《清史稿》列传二百三十八)。长兄早卒;二兄陈惟彦(字邵吾),二品衔,军机处存记,曾任江苏候补道四品卿衔、湖南财政监理官、两江盐务;三兄惟庚(字西甫),庠生,直隶补用,直隶州知州署沙河县知县。陈一甫以父荫官直隶,花翎三品顶戴,曾任江苏候补道、北洋海防诸职、东海关监督、农工商部议员等职。洋务运动中后期涌现出的张謇和周学熙,时称“南张北周”,亦和陈氏家族渊源颇深。北方实业巨头安徽东至人周学熙,民国初年曾两度出任北洋0财政总长,是北洋实业的领军人物。陈周两家为三代世交,陈一甫是周学熙创办北洋实业时最主要的助手之一。南方实业巨子张謇之子张孝若娶陈序宾的孙女陈石云为妻,陈家和张家便有了一层姻亲关系。
“洋灰”英文是“Cement”(水泥),当时直译为“细绵土”。素有中国水泥工业摇篮之称的启新洋灰有限公司始建于1889年,原称唐山细绵土厂。1906年从英国手中收回时,因原资本亏赔净尽,企业已名存实亡。周学熙为了挣脱官僚资本的束缚,在此基础上,创办私人资本企业“启新洋灰有限公司”(这可能也是中国工业发展史上最早的股份有限公司之一),成为我国第一家现代化水泥厂。陈一甫呕心沥血,极力辅佐周学熙,“募商款,增机械,制品日益精美,行销于南洋。”为“启新”的创办人之一,1919年,所占股份占第四位,为主要股东、公司董事,开始担任公司总事务所经理,后为公司驻天津办事处坐办。1927年周学熙不再担任总经理,陈一甫于1932年担任总经理。
由于经营得法,质量上乘,公司所生产的“马牌”水泥多次荣获殊荣:1911年意大利都郎(灵)博览会优等奖章;1915年巴拿马赛会头等奖状、头等奖章;1933年美国芝加哥博览会筹委会的感谢状。“启新”由原来的一个厂扩充到四个厂,1914年又兼并湖北水泥厂为分厂(华新水泥厂前身)。1906年至1914年间,%。
1925年有着专业技术,又有实践工作经验和指挥能力的陈一甫的长子陈范有进入启新洋灰公司任工程部工程师、经营科长。一开始,承担了修建塘沽于家堡水泥海运专用码头的任务,同时参与经营管理,为陈一甫出谋划策。1933年担任启新洋灰公司协理(副经理),独

石台历史名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112770869
  • 文件大小40 KB
  • 时间2019-01-05